加载中…
个人资料
打油人大漠
打油人大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44
  • 关注人气:5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骑海拾贝之在杜蒙草原飞驰(三)南引水渠与官地

(2012-07-04 23:50:32)
标签:

南引

水渠

他拉

官地

遗址

文物

保护

杜尔伯特

肇源

骑行

大漠油坊出品

休闲

分类: 骑行游记
http://s15/middle/48f91033hc40262cdf23e&690   按原路返回,过喇嘛仓屯不久,见一叉路口,左捌,向南骑行,去往我们当天的第二个目的地:前官屯。
http://s15/middle/48f91033hc402659b200e&690
http://s15/middle/48f91033hc4026772482e&690    这条路建立在高岗之上,岗下是农民们的稻田,远处林带的那边就是嫩江。
http://s4/middle/48f91033hc402696ce5d3&690    此时已是傍晚五点多钟了,稻田与草原在夕阳显得温馨而美丽。
http://s5/middle/48f91033hc4026bbd4564&690   以下是去往前官屯途中所摄。
http://s5/middle/48f91033hc4026e788184&690
http://s10/middle/48f91033h7a003e9380d9&690
http://s15/middle/48f91033hc40274f0ca1e&690
http://s8/middle/48f91033hc40277770dd7&690   远远就看到这块水域与水域上的桥,它就是南引水渠,它的终点在大庆大同区的南引水库。南引水库是大庆五大水库之一,它跨越杜蒙、肇源、大庆,是自流引洪工程,是大庆南部地区工业农业生产与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
http://s13/middle/48f91033hc40279cccb8c&690   水渠蜿蜒曲折的穿过杜蒙草原,此时静静的,纯朴而秀丽。
http://s13/middle/48f91033hc4027b9a19ec&690    向东而望,在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座桥,它横跨水渠耐过,这座桥就在林肇公路之上。
http://s2/middle/48f91033h7a003fcc4fc1&690    水渠对于我来说是美丽的,而对于当地人来说在美丽的同时又是神圣的。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打闹戏水,恋人们可以沿着坝边谈情说爱亦在桥下演绎浪漫的画面,家庭妇女可以在这里洗衣亦或几个妇女边洗边开着半荤半素的玩笑,即使什么也不做,又坐在那里,所有的烦恼都会随着水而逝去。
http://s4/middle/48f91033hc40280abd4e3&690    鹅鸭们在水里不紧不慢的游着,它们是体味这温馨浪漫的时刻,还是在寻觅食物?岸边的树木葱笼,倒映在水中,更给水渠带一份静谧之美。水渠常常是青蛙们的温床,它们在这里产卵、养家糊口。要长久呆在这里该有多好,听听蛙们的夜鸣曲,这来自天籁的音乐定会让你感到天仙般的感觉。
http://s11/middle/48f91033hc40282ef592a&690
http://s10/middle/48f91033hc4028505abd9&690
http://s1/middle/48f91033hc40287a9e560&690   驶过桥,沿东岸前行,我们继续去寻找古韵。
http://s6/middle/48f91033hc40289b5cdd5&690     这条土路最开始是一个大下坡,硬路面带些浮土,车速快时,稍微一个拐弯,后轮就滑动而行,很有飘移的那份飘逸。由于近期总是下雨,路中时不时的可见烂泥塘干后的硬岗,剩下的好路宽的顶多二、三十公分,窄处就那么十公分左右,身体或脚擦树与草而过,惊险刺激,能充分体现出骑行的快乐,心中后悔没有借一辆山地车来骑行。
http://s16/middle/48f91033hc4028aed6d5f&690   九八年拱洪这里是一个重点。
http://s14/middle/48f91033hc4028d8b682d&690    骑行不过一公里的路程,我们便来了南引水渠的起点。远处可以见到渠首两个红色大字。
http://s12/middle/48f91033hc4028fa6aa9b&690   上面及下面的照片为渠首风光。
http://s4/middle/48f91033hc40295682583&690
http://s8/middle/48f91033hc40297923377&690
http://s5/middle/48f91033hc4029b5eef64&690
http://s2/middle/48f91033hc4029dc347c1&690
http://s2/middle/48f91033hc4029f535481&690
http://s14/middle/48f91033hc402a16263dd&690
http://s5/middle/48f91033hc402a35d98a4&690
http://s6/middle/48f91033hc402a59f0645&690
http://s11/middle/48f91033hc402a7a5f21a&690
http://s6/middle/48f91033hc402aa36afd5&690    渠首的东侧是一条沿江大坝,坝下的路浮土足有二十多公分厚,不用说骑车,即使推车也是难行。这路真是坑爹啊。
http://s8/middle/48f91033hc402acd64f57&690    无奈,我们只好在坝上骑行。好在这个时候坝上草丛中的蒺藜不算多,要不车胎又象五千年的沧桑历史了。
http://s15/middle/48f91033hc402ae9df88e&690      上张及下面是渠首到上官屯风光。
http://s13/middle/48f91033hc402b0b9bbac&690
http://s2/middle/48f91033hc402b28c6d91&690
http://s5/middle/48f91033hc402b3cb6c94&690
http://s8/middle/48f91033hc402b5c653f7&690
http://s2/middle/48f91033hc402b743a321&690
http://s9/middle/48f91033hc402b93c2008&690     我们所要寻找的官地遗址就在前面的这座黄土山上。当地叫它黄土岗子,然而更多的人却叫它红土岗子。为什么叫红土岗子呢?还在他拉哈镇镇政府时,政府的领导对我们讲到:官地遗址座坐在红土岗子上,红土岗子就象南方红色的石头山一样红,岗子也不是一个小山包。临江的那面是立陡立陡的,犹如一个陡峭的悬崖屹立在江边上。从江上看陡立的山壁可见层层的鱼骨,鱼刺比小拇指还粗。随着沙化,红土已经不见,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http://s16/middle/48f91033hc402bc07570f&690    这就是网房子,属于地窨子这类,石油会战时期石油工人们就曾经住过这样的房子。有关网房子到大鱼架时再做介绍。
http://s6/middle/48f91033hc402bee284d5&690      山上除了树木葱笼外,还有三厚:蚊子厚,杨絮厚,沙土厚。蚊子厚的随手一抓就两、三斤,杨絮厚的如同一层棉花,沙土厚的踩一脚能没脚面子。
http://bbs.dqdai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28/232617fhq5nifahfahqffb.jpg
2012-6-28 23:26 上传
下载附件 (2.83 MB)
     沙土中随时可见各种贝壳。
http://s8/middle/48f91033hc402c8530127&690    看这一层杨絮多么象一层厚厚的雪,见此情景让我想起冬天的雪景,那一望无际的银白之色。而现在这一层白色之中夹杂着树色,独具风韵。
http://s4/middle/48f91033hc402cb6ebdf3&690    官地遗址属于青铜时代,它座落在兴平树官地村西500米的一座土岗之上。遗址上共两块碑。这块是县里立的文化保护单位。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看来资金有限啊。
http://s12/middle/48f91033hc402ce5a140b&690
http://s3/middle/48f91033hc402d12d14c2&690    这块是省里立的,中规中矩不说,还是彰显着气派。这是截止2011年杜蒙县省内四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http://s9/middle/48f91033hc402d4302e28&690
http://s9/middle/48f91033hc402d6482578&690    骑摩托车的这位哥们看到我们后急忙过来同我们打招呼,他向我介绍这儿,介绍那儿。他问我们住宿的地方找好没有。第二天也就是二十三号是端午节,大庆市内有不少的人来这座土岗上过节。他还说,每年的端午节这个土岗子上都非常热闹。在江边过一个端午节当然是快乐的,但我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这里,我们还得继续前行。
http://s3/middle/48f91033hc402d80107d2&690     尽管杜蒙这片草原在新时器时代就有人居住,同时它也给后世留下无以伦比的文化。但做为擅长畜牧的蒙古人来说,天然优良的草原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宝地。做为蒙古人的一支——杜尔伯特人走下呼伦贝尔高原后,他们根据自己所养的畜牧习性选择嫩江左岸这片广阔的湿地草原。他们以畜牧强而盛,畜牧弱而弱,从而产生了以畜牧为重点的经济模式。据说蒙古人打仗同中原也不一样,他们不用备足粮草,而是赶着牛、羊群去打伏,军队的粮食就是这些牛、羊,这点是真是假还有待去探索。据说现在舌尖的美食涮羊肉就来自蒙古打仗的途中。看到这片牛群让我想起了很多

 在杜蒙草原上飞驰

 1、去往他拉哈途中  2、他拉哈与喇嘛仓  3、备用  4备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