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栗子浑身全是宝

(2007-12-17 18:07:37)
标签:

美食/厨艺

分类: 医学保健
 
栗子的食疗及药用价值亦堪称上品。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泄泻、肾虚腰膝无力及小儿筋胃不健等。

栗,为壳斗科植物,其花、叶、实等皆可入药。中药网www.zhong-yao.net

栗花,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中医认为,本品性味微温、微苦、涩,有健脾止泄、散结消肿之功,适用于泻痢、便血等。

栗叶,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现代实用中药》言其“为收敛剂。外用涂漆疮。”

栗壳,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外果皮。《食物本草》言其“煮汁饮之,止反胃消渴。”《日华子本草》言其“治泻血。”

栗荴,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内果皮。《食物本草》言其“治栗子颈(瘰疬):栗蓬内膈断薄衣(栗荴),捣敷之。”《本草纲目》言其“治骨鲠在咽:栗子内薄皮(栗荴)烧存性,研末,吹入咽中。”

栗毛球,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总苞。《唐本草》言其“疗丹火疮、毒肿。”《广东中药》言其“治小儿百日咳:风粟壳三钱,加糖冬瓜五钱煎服。”中药网

栗树根,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根。《食物本草》言其“治偏肾(疝)气,酒煎服之。”《四川中药志》言其“治血痹。”

栗子是我国的传统特产。据测定,栗子中淀粉的含量高达62-70%,蛋白质含量为5.7%-10.7%,脂肪含量为3%-7.4%。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铁等,特别是维生素C、B1和胡萝卜素的含量较一般水果都高。

栗子的食疗及药用价值亦堪称上品。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泄泻、肾虚腰膝无力及小儿筋胃不健等。《千金·食治》言其“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新修本草》言其“嚼生者涂病上,疗筋骨断碎,疼痛,肿淤。”《滇南本草》言其“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症俱可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栗子作过深入的研究,他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颗顿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栗子有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作用,老年人常吃栗子,可防老抗衰,益寿延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