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医骨杀手
医骨杀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98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药事业:前进背后的困惑

(2006-12-09 22:45:08)
分类: 医学保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http://www.cz8.com/images/vivi_coop1.gif

http://www.cz8.com/Article/UploadFiles/200611/2006116142624696.jpg 

 

由于传统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等优势,并曾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生息作出过卓越贡献,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发展政策,推动传统中医药的发展,但在中医药前进的背后,却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困惑。
    困惑一:从业人员剧减 人才结构失衡。
    据资料显示,在民国初年,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50万人,现在只有27万人。而著名中医人数更是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这一切都显示着我国中医药正陷入青黄不接的传承危机。
    市中医院院长陈立生:(我市)全市取得医师职业资格的有800多人,其中一半是中医执业医师,一半是中医的执业助理医师,队伍应该说低层次的人员偏多,高端的人才相对缺乏,从队伍的结构来看有点青黄不接。
    据了解,我市目前省级的名中医只有2人,市级名中医9人,与此相对的却是大批需要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才能进行执业的助理医师,这样的人才结构无疑是不利于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省名老中医陈先泽:老中医是明显越来越少,学中医的人也越来越少,因为做西医容易找出路,作为中医通过实践(成长的),开始无人认识,起码若干年(实践)之后人们才能认识你,才能真正为病人解除痛苦,所以起点比西医慢。
    困惑二:科研机构过于集中,医药研究失衡。
    除了人才结构外,中医药的科研也出现了失衡的现象。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的研究并没有像西医那样“遍地开花”,研究机构数量相当有限。
    市中医院院长陈立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相对集中在高等院校的研究室,一般的医疗机构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也缺乏这方面的力量。
    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冷清”不同,受经济因素的刺激,中药的研究开发却到处搞得红红火火,而对这种冷热不均的现象,专家认为不利于中医药的长足发展。
    市中医院院长陈立生:中医药是一个整体,中药的使用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也就是说在中医理论,包括临床诊疗技术的指导下,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优势。

http://www.cz8.com/Article/UploadFiles/200611/2006116142624451.jpg


    困惑三:中医医疗机构长期投入不足,基础差。
    由于中医的医疗机构对现代设备的要求不像西医那样迫切,所以各级中医医疗机构长期投入不足,大多出现了医疗基础差的现象。
    市中医院院长陈立生:一般中医也没配套大型的检查、治疗项目,所在医院的经营方面存在经费各方面不足,显得政府的投入比较少。
    这些困惑的存在,成了中医药前进道路中不和谐的因素,也使得中医本身的简、便、廉、验等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