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国外中医药学的发展将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有利因素在前面已有陈述和分析。不利因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中医药学方面的因素。首先中医药有一些先天的弱点。比如中医对人体整体水平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深刻性、细致性和准确性方面还是不够的,微观水平的认识有限;中医科学研究的方法不够完善,进而影响了研究成果的价值;中药及其产品在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面做的还有欠缺。其次,中医药学的理论具有半哲学的特点,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混杂,有一些概念的涵义比较模糊;中医学的理论是用一种大不同于西医学也不同于现代科学的语言在表述,中医药学的科学原则、标准与西医,与现代科学有差异,有冲突。
其二,现代医学和现代药学方面的因素。现代医学与现代药学行业对中医药全球化的影响力极大,其影响是复杂的:一部分人对中医药学采取藐视、不接受、批评和抵制的态度,他们会限制和阻挠中医的发展;一部分人对中医药漠然不关心,这是一部分中间力量;也有一部分人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医,采取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借鉴中医药学,他们对中医药学的全球化,发挥着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以第一部分人的数量多,影响大。
肯定地讲,今天中医药在世界各国的普及程度,被接受和受关注的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不过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另一个方面:目前中医药在大多数国家还没有合法地位,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有争议,或者说受到怀疑,主流学术界、医学界、教育界对中医药的认识还处于初期阶段。中医药到了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其发展当然就更不易了。中医药全球化肯定还要经历一段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在讨论国外中医药发展状况时,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医药学的西化,更准确地讲是“去中医化”,西医界对中医药的兴趣只在于其疗效,而不在于其理论;西方一些制药公司对中医药的兴趣,准确地讲也是对植物药或天然药的兴趣。国外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接受中医药作为一种医疗保健方法时,并不是把它当成科学在接受,他们追求的往往是一种调节平衡、回归自然的理念和情调。
不过也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医的理论将趋于更加严密,变得开放,其诊治原理更加清楚,制剂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中医在更多的国家将会作为一种补充和替代医学确立合法地位,也有可能逐渐发展成为主流医学的一个部分;中医药教育将更多地进入到主流教育领域;中医从业者更多,特别是非华人从业者将会越来越多;中医将为更多的人和更广泛的地区所接受,中医药将遍布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中医药对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中医药全球化是科学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是全人类健康的需求,是世界人民的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