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嗟民谣
(2025-05-14 09:43:14)
标签:
情感文化 |
嗟 民 谣
危楼如林立,言必称盛世。
左言著锦衣,素封飨玉食。
民多困生计,或为饔飧虑。
生儿畏娶媳,育女忧嫁资。
焉敢养子嗣,窃谓不活己。
房教医诸山,谈之愁云起。
中年初心远,岂料成仆隶。
三年囿瘟疫,泉布皆积蓄。
扶贫功告毕,救抚力难济。
骚人毫楮饰,偃蹇草芥知。
劭光映天地,羞囊随白衣。
兴亡民皆苦,千载同一理。
【注解】本诗作于2022年11月12日。
1.危楼:高楼。参见唐•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左言:官吏的代称。《汉书.艺文志》﹑汉郑玄《六艺论》均有右史记事,左史记言之说,后以“左言”为史官的代称。参见南朝•齐•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旋诏左言,光敷圣善。”
素封:指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参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红玉》:“约半年,人烟腾茂,类素封家。”
3.
饔飧:早饭和晚饭;饭食。参见清•孙枝蔚《追挽徐镜如》:“秋风吹黄叶,萧萧下柴门。中有机杼声,恃此备饔飱。”
4.瘟疫:指席卷世界的新冠疫情。
5.泉布:意思是货币,出自《周礼•天官•外府》。参见宋•司马光《乞罢免役钱状》:“钱者,流通之物,故谓之泉布。”
6.骚人:诗人,文人。参见南宋•卢梅坡的《雪梅•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7.毫楮:指毛笔和纸。参见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8.偃蹇:犹困顿。参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乔生,晋宁人,少负才名。年二十余,犹偃蹇。”
9.草芥:草和芥。常用以比喻轻贱。参见明•施耐庵《水浒》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我看他如同草芥,兀自要去待地捉他,把日前学成武艺显扬于天下,也算个男子大丈夫。”
10.劭光:高尚美好的光辉。
11.羞囊:喻指身无钱财,经济拮据。参见宋•刘宰《代赋寿宁宗潜邸》:“羞囊已辨诗千首,准拟年年荐寿卮。”
12.白衣:古代平民服,因即指平民。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孟浩然》:“观浩然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夫!”
【释义】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城市高楼如树林般拔地而起,人们张口谈论必称道说繁荣昌盛的时代。
达官显贵们穿着华丽的衣服,那些土豪富豪们享受着珍错美味的食物。
然而底层的老百姓却为日常生计所困,有的人为尚一日三餐思虑不已。
生儿子吧因为花费巨大害怕娶媳妇,养女儿吧又担忧没有丰富的嫁资。
所以呀,怎么敢再生养孩子呢?私下里戏说自己连自己都快养活不了。
房子、医疗和教育等像诸座大山一样压在人们头上,一谈论起来就顿生愁云。
曾经三年以来全国困在新冠疫情之中,老百姓有钱都不敢花了,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眼见着来到了中年,那曾经的初心渐行渐远,许多人已变成了生活的奴隶。
扶贫攻坚的行动虽然说大功告成,但毕竟这些解决温饱的基本救济优抚举措力量难以完全济困。
喉舌们笔端尽是歌功颂德的文饰,其中生活的困顿老百姓心里自己知道。
尽管扶贫功德的光辉映天照地,但伴随底层百姓的生活依然是囊中羞涩。
每个时代不论兴盛还是丧亡,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千年以来是同样的道理。
前一篇:情感驿站:春日|杂诗
后一篇:情感驿站:七律一首棠棣冬雪初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