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书愤/初秋夜闻
(2025-01-23 10:40:20)
标签:
情感文化 |
书愤
青春不晓行路难,鲜衣怒马度华年。
偏轮夜月辛沙路,精毂咸风渤海湾。
丕构蓝图萦方寸,菱花黑发成苍颜。
晴虹影里籀楞严,修执恬漠过清间。
【注解】
(1)青春:指青年时期,年纪轻。参见《文苑英华》卷二二五引北齐·颜之推《神仙》:“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
(2)行路难: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参见唐·杜甫《宿府》:“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唐·白居易《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3)鲜衣怒马: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本意是“衣服美,马儿壮”,形容很浪很有钱意气风发的样子。参见清·陈寅《驭仆篇》:“鸦片洋标束锦装,鲜衣怒马浮云队。”
(4)华年:青春年华。指青年时代。参见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华年。”
(5)偏轮:是三轮摩托车 的一种。是指在两轮普通摩托车的右侧装有边车(挎斗)的摩托车。
(6)辛沙路:辛沙公路北起河北省海兴县辛集镇,东至山东省烟台市掖县沙河镇,是一条二级国防公路,也是山东省三横三纵一环公路网中一环的主要部分。途径芜荻县柳堡乡。
(7)精毂:精致的轮毂,代指华美的轿车。
(8)丕构:大事业。参见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失守宗祧,越在草莽。”
(9)蓝图:比喻规划,计划。参见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当小镇人按照新世纪的蓝图,着手小镇建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把将军的宿愿付诸实现。”
(10)方寸:指心。脑海。参见唐·刘商《胡笳十八拍》:“遂令边雁转怕人,绝域何由达方寸?”
(11)菱花:指菱花镜。亦泛指镜。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筯并堕菱花前。”
(12)晴虹:灯。参见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器用·灯》:“《韵府》:‘晴虹即灯也。’”
(13)籀:阅读。参见清·黄光昇 《怀许受先》诗:“此去桥门摹石鼓,籀书难读益思君。”
(14)楞严:《楞严经》全经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15)修执恬漠:培养并保持宁静淡泊的心境。参见汉·王逸 《远游章句序》:“上为谗佞所譖毁,下为俗人所困极,章皇山泽,无所告诉。乃深惟元一,修执恬漠。”
(16)清间:清闲。清静悠闲。引申指暇时。参见《后汉书·襄楷传》:“臣虽至贱,诚愿赐清间,极尽所言。”
【释义】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处世的艰难,无所畏惧意气风发度过大好的青春年华。
当年我曾经在月夜霞骑着偏三轮摩托车驰骋在辛沙公路上为工作奔波,也曾经坐着轿车呼吸着稍带咸味的海风前往渤海湾畔的小渔村工作。
多年以来心里总是萦绕着税收事业的宏伟计划,(不成想一晃多年过去)揽镜自照,黑发已经变成了苍白的颜色。
夜色渐深,灯光影中,我默默地拜读着《楞严经》,(如今年岁稍长)可以在闲暇的大把时光里培养保持自身宁静淡泊的心境。
初秋夜闻
秋霁天地著清光,昼炎未销夜初凉。
卧听促织切切鸣,想得良人应望乡。
【题按】甲辰八月廿六(农历七月廿三)日夜,山东省西北部突降大雨,全县日均降水量达193.1毫米。此后,天气骤然转凉,天高云淡,一驱炎热,秋光一派清爽。本诗写一闺中少妇初次卧床领略秋夜的凉爽,静听蛐蛐断断续续的鸣叫声,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
【注解】
霁:雨后转晴。参见唐·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
著:显现;显扬。参见唐·韩愈《复志赋》:“甘潜伏以老死兮,不显著其名誉。”
清光:拟人,清美的风采。参见唐·李白《赠郭季鹰》:“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切切:象声词。形容声音轻细。参见清·姚甡《华严阁书怀》:“古木萧萧下,寒蛩切切鸣。”
【简释】
初秋时节一场大雨过后,天空和大地突显辽阔清凉,秋日丰腴清美的风采分水岭般地一时乍现了。
当下的时节,白天依然是比较炎热,夏日的热情还没有完全褪去,不过夜晚初次感觉到凉爽宜人了。
清凉的夜晚静悄悄地,她静静地卧身床榻,仔细赏闻蛐蛐断断续续轻细的天籁般鸣叫声,好像提醒人添置衣服了。
眼下不知道远方地区的气候如何,夜色凄凉,想见丈夫远走他乡,在这秋风夜凉之际应会远望家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