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灵驿站:雪夜飞雁是真的吗?

(2022-12-16 15:22:37)
标签:

文化

杂谈

雪夜飞雁是真的吗?

很喜欢卢纶的诗《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是一首边塞诗,画面特有雄浑苍凉之感。该诗虽文辞简单,但意很丰富。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大雪天,边关将士英勇征战,匈奴单于趁着黑夜逃走了,弓箭和刀面上都沾满了飘落的雪花。

随后,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提出了诘问。他说下雪的寒冷天气里,大雁不可能南飞,大雁一般是在秋天往南飞的。著名的学者郭沫若先生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说这是可能的。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对于本诗描绘的场景不必咬文嚼字,这仅仅是作诗的需要,是为了突出边关将士所处的艰苦严苛的环境塑造的情境。

到底哪一个说得对呢?我一时陷入了沉思,认为这些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大学者说的都很有道理,都是经过独特的视角和严密的推理得出的结论,决不能仓促下结论。在平常的认知里,我也是认为大雁南归是秋末的事情。这时,北方的天气变得寒冷起来,大雁自然会飞回到南方越冬。因此,我也疑惑诗中描写的真实性,心中始终有一团疑云盘旋,这个问题随后就搁置了较长一段时间。

农历十一月初的一天,下午下班的时候,天已经黢黑了,路灯发出亮黄的灯光。仰望天空,心中不禁油然而生一种朦胧的苍茫之感。忽然,空中传来几声“嘎嘎”的叫声,我依稀看到一群大雁排成“一”字型向南飞去,声音听起来有些悲切。我暗暗感到惊奇:都已经是小雪节气了,这群大雁为什么趁着茫茫夜色才匆匆往南赶路呢?它们难道对天气骤然变冷始料未及吗?也不知这群大雁是来自哪里。盼望它们早日飞回温暖的南方,在水草丰足的湿地度过一个温馨的冬季。

无独有偶,第二天的夜晚,我去学校的门口接孩子。周三下午,学校告知孩子们明天开始上网课,儿子让数学闫老师给我发了一个微信,让我帮他把书全部运回家去。距儿子放学还有近半小时的时间,华灯初上,夜色阑珊,我在人行路上闲逛,校门口已经稀稀拉拉地来了一些家长。仰望天幕,深邃靛青,西南方的缺月像一张小小的弯弓悬罥在天际,发出 澄澈的光芒,在它正对着的东北方向是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两颗星星遥遥相望,像在说着悄悄话似的。忽然,几声连续“嘎嘎”的叫声漫过天空,是大雁的叫声无疑,很熟悉。我仰望深黯的夜幕,朦胧的夜色中,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正匆匆向南飞去。一种多么似曾相识的景象啊,昨天刚刚看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欣喜异常,心中的疑团好像立即有了答案。

凡事要想得出正确的认知,还需要格物致知才能疑虑全释。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先生也提倡“知行合一”,既不能仅凭看到的下结论,也不能仅凭理论去肯定,要理论和实践互相吻合才可以。亲眼看到了月黑雁飞高是事实,对于它们南飞的时间和地点,我也查询了许多资料,终于得出了结论。大雁迁徙多在黄昏或夜晚,它们通过磁场来辨别方向,有自己的磁力线,所以不会迷路,可以昼夜兼程。大雁生活的地方是无国界的,所谓的北方范围很广,不同地方的纬度不同,温度当然也会有较大差异,即便是在同一地区,也因地形的影响有暖有寒,所以每个雁群受到影响的因素不同,迁徙时间也有不同。

入冬以来,天气基本上算是祥和的,只不过这一周,受到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急剧降温,是真正寒冷的天气到来催促它们快快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岑参说“胡天八月即飞雪”,高纬度地区天气冷得要早些。东坡先生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动物对气候的感知能力远比人类要敏感。这些大雁迁徙较晚,可能来自北方低纬偏暖地区。又因为气温骤降,雁群匆匆南飞就是必然的了。卢纶先生曾在唐朝河中府从军,看到“雪夜飞雁”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忽然联想起两件以前的事情,稍有同感。一则是一个大城市的孩子来到乡下,竟然对“萝卜是在地上长出来的”惊奇不已,另一则是一个海边的孩子对“花生是在土里长出来的”惊奇不已,看来很多孩子总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不接触大自然,总会缺少基本的认知。要想提高人的认知,不仅仅要读万卷书,还需要行万里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坐在家里书案前想想这些事情,永远不会得出真知的答案。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本不复杂,是一些人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人是有丰富感情的高级灵长类动物,想当年元朝文学家元好问赶考途中见双双雁为爱情殉情,写下千古名篇《摸鱼儿.雁丘词》,其中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第一句则流传千古,成为了爱情的最美好脚注。见景生情,欣然命笔,兹做《雁南飞》七律一首以纪之:

风霜刀剑天地中,枯叶纷飞随西东。

暮色苍苍雁成行,悲唳声声贯长空。

遥望江南三千里,催趁朔风好兼程。

同为天地匆匆客,人间无处不凄冷。

看到雁南飞,不禁想起了老电影《雁南飞》和主题歌,单秀荣老师的嗓音又好,一种凄美的画面油然升腾在心间:“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已盼春来归/今日去/愿为春来归/盼归/莫把心揉碎/莫把心揉碎/且等春来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