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唐人街】中西合璧的小县城Chinatown, NYC

标签:
美国纽约唐人街中国城 |
分类: 走遍美国.USA |
老外到中国城,基本都是想找异域风情,
而我去中国城的原因,是想看看中国文化和当地文化是如何碰撞的。
有种80年代的感觉,杂乱的街,满街的小摊,繁体字招牌
突然从大都市纽约,跑到了中国南方的某个县城。
feels like a county town in Southern China in 1980s.
有人说,移民就如同水里的那滴油。再近,也无法和水成为一部分。
one says: immigrants and American mainstream
society
很多卖东西的小摊,已经被印度人攻占了。
就连游客中心都是龙主题的。
一共在唐人街吃了两顿,越南和马来西亚,这是超级超级好吃的一家马来西亚餐馆,强烈推荐
一进餐馆就是亲切的:“几位?” 让许久没听中文的我倍感亲切。
今天中午和一朋友还有朋友的朋友,美籍华裔作家Gish Jen吃饭,虽然时间不长,聊了很多,很开阔眼界,在两个世界,两种文化成长的人,想问题真是很有全面性,她问了我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反美国,却想去美国?”啊哈,我还真没想过,只能说,其实这不是反美,而是支持中国,所以反对一切对中国不利的声音,而美国发出这种声音其实最频繁。大家有什么好的解释?
Gish Jen ,中文名任碧莲,第二代华裔美国人。当年她和校友马友友同期被评为美国哈佛大学十大杰出校友. 1986年任碧莲 Gish Jen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在美国社会》。1991年发表小说《地道美国人》以及续集《在希望之乡的蒙娜》(1996)。短篇小说集《谁是爱尔兰人?》(1991)中的一篇被收录在《本世纪美国最佳短篇小说》。 1991年《典型美国人》(Typical American)以轻快、诙谐、反讽的笔触,表现了中国移民追求“美国梦”的奋斗历程,探讨了美国族裔双重文化身份的转换和建构、双重价值标准的冲突和调和,质疑了“熔炉”模式中“典型美国人”的定义,颠覆美国主流社会对族裔的本质论式的偏见。1996年发表《应许之地的梦娜》(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2004年发表《俏太太》(The Love Wife) 描述一个从中国大陆来的年轻保姆,在一个多种族的华裔王家所引发的故事,从王氏(Wong) 家族的反应,大胆探讨家庭、个人认同、种族及美国梦等问题。时代亚洲杂志( Time Asia Magazine )对此小说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