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只是有趣没趣——《一步之遥》与《智取威虎山》观后感

标签:
转载 |
只是有趣没趣
姜文的《一步之遥》比较高大上,开头是一段又一段长篇对白,疑似向广播剧致敬。接着是一幕又一幕香艳的歌舞,想必是在致敬音乐剧了。电影很搞,呈天马行空状,大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以致好半天也没看清人物、情节。往艺术上说或许这就是现代派、后现代派或黑色幽默,往感觉上说此片比较任性,文不加点,出口成章,铁画银钩,恣肆汪洋……诸如此类。网上有不少高人叫好,并分析说明论证其中某些微言大义,俗常愚笨如我辈,因公务家务繁忙,无暇去电影学院专业一番再来寻找其中草蛇灰线,只有选择打瞌睡或提前退场了。据说此片制片方投了两个亿,不知能否收得回来。
记得黄永玉说过:艺术没有优劣和有没有害之分,只是有趣没趣之分。此话虽不严密,却一语道破了“有趣”之于艺术的重要性。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便是一部有趣的电影,以新视角,新技术,把一个旧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如果不看字幕,开头还以为此片出自一位部队文艺工作者之手,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待大鼻子的座山雕出场并说出“一个字”的想法,徐老怪的眉眼开始显现。故事整体上忠实原作,人物、情节步步推进,剿匪小分队如何进驻夹皮沟,杨子荣如何似尖刀插进威虎山。杨子荣打虎、双方枪战、连篇黑话等都很精彩,场景也壮观好看,林海雪原一望收。只是有的地方略嫌拖沓,土匪与小分队夹皮沟激战用时比较任性,感觉足足渲染了十多分钟。结尾喜忧参半,喜的是当年的战士们穿越到今天围桌吃饭,今昔对话,提升了故事内涵;忧的是威虎山暗藏飞机跑道有点过于任性,杨子荣与座山雕的飞机打斗意思不大。
估计80后之前的观众大都熟悉或基本熟悉《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前者是小说,后者是京剧,京剧里《打虎上山》唱段国人耳熟能详,《林海雪原》里许多情节令人难忘。看得出电影主要依据京剧,小说成分不多,若能更多参考小说,情节当会更加曲折生动。以个人口味论,曲波原著中至少有两处“谍”意十足的描写:一是杨子荣半夜跟踪小炉匠栾平,如何装睡打呼噜,后不慎被小炉匠发现;二是少剑波在神河庙智擒一撮毛,如何对付老道,如何看出抱小孩女人的破绽等等,俱是十分精彩的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