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太行山:太行之巅王莽岭
标签:
转载 |
巍巍太行,绵延八百里,最美的一段当属南太行,这里山峰云集,雄秀兼具,气势磅礴。南太行的最高峰是王莽岭,登上王莽岭,就站在了太行山的云顶,这里险峰幻叠,云海浩翰,那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能让你领略到为什么太行山会令五岳俱朝。
与好友一道,从山西晋城驾车北行到陵川,然后东行抵达王莽岭景区,换乘观光巴士上山。车子行进在去山巅的公路上,险峻曲折,坡度很大,司机师傅驾车娴熟自如,似乎一点也不感觉到危险,让人暗暗称奇。我想,即便景区许可,我们恐怕也没有胆量把车开上来。天阴沉沉的,飘洒着一点零星小雨,路边时而见到一些牛羊。我很担心会下大雨,那样的话,在王莽岭太行之巅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而这里常常是这样的。
到了山巅,还好,雨不下了,能见度也尚好。这是一片相对平缓的山脊,就算跑个马也能奔起来。山脊边缘,有一块石碑,上面“王莽岭”三个字赫然醒目,相传,西汉王莽追击刘秀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故此地被称为王莽岭。现在这里已设立游客中心,建筑形状象颇有点古代战争的营帐,而圆形正好有助于化解山巅的风力。在游客中心的下方,依照山势还建有宾馆,窗外就是山峰云海。王莽岭是群山环绕的中心,附近山峰好像都矮了半截,远处的山峦隐隐的似乎看不到边,周围这些,就像是众星捧月一般。
沿着当年王莽追击刘秀的方向前行,往东看过去,有一片山峦比较近,群峰矗立,形状各异,惟妙惟肖,其中一个峰神似骆驼,所以又叫做仙驼峰。转过一个弯,一段石阶通向峭壁之上的小平台,名字叫琴台,据说是俞伯牙当年弹奏《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地方。站在琴台,面对巍峨壮观的太行诸峰,那雄奇壮丽变呈现在眼前,我以为,如果当年俞伯牙真的来了这里,一定会抚琴对天倾诉。
往上走,看到山脊上出现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千姿百态,很像是缩小版的袖珍石林。据专家考证,这些石头是石灰岩层,有几亿年的历史,常年的自然侵蚀成了这样的百变摸样,有些地方出还现了层叠的页岩,这些都是地理学上的重要地质现象。南太行山之所以雄伟绝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山顶石灰岩和下面嶂石岩被侵蚀。
经过一段山顶上的缓坡松林,来到观日台,这是一处绝佳的观景台。举目远眺,左边是千仞峭壁,巍岩相迭,青莲秀出,群峰连绵。前方是万丈深壑,峰峦叠嶂,青中带紫,近看山形勾勒分明,远眺似画中写意,朦胧如幻。深壑深处,隐隐可以看到一些农舍,那里属于邻省河南管辖。南太行是晋豫界山,王莽岭则是山西陵川和河南辉县的分界,山上属于山西,山下则属于河南。再看右边,诸峰下方,一条羊肠小道清晰可见,这不是一条普通的小路,而是从山西通向河南的世代古道,是山上山下的山西与河南村民交流的通道,是战争年代攻守的军事要塞。
下行不远,是散花台,它坐落在峭壁上方,台边是万丈深渊。散花台有两个来历:一是太行山与东部平原冷暖气流交混的地方,河南的暖流升上来,遇到崖壁的碰撞和冷空气的下压,在这条峡缝中回环翻腾,而崖上的山桃花,黄花等落花,在谷中翩翩起舞,久久不落,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所以人们称之为“天女散花”。
再往前走,就是有名的“刘秀跳”,相传刘秀刺探王蟒军营被发现,一路追赶至此,飞身一跃,跳下山崖,回到自家军营。王莽与刘秀是两个封建帝王帝王,一个是通过禅让坐了皇帝宝座,一个为汉室高贵血统,历史上两个人的争斗也是史实,故事是否发生在王莽岭,已经无法考究了,我想,地名既然叫王莽岭,那就一定有它的来由。
王莽岭,就像是南太行山的王冠,端放在太行山云顶之巅,听高山流水,乘缥缈虚无,可高台论剑,也可俯瞰人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