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浙南行:慕霞客名,游天台山

标签:
转载 |
读过徐霞客游记,总有一种愿望,那就是去浙南天台山旅行,因为那正是徐霞客游记中的首次出游之地。我还知道,两年前的2011年4月,徐霞客游记的首游之日被定为了中国的旅游日。一本游记,流传几百年,还能吸引那么多人关注,并成为国家制定节日的依据,可见其魅力有多么大,就好比我吧,也非要慕其名到天台山走一遭了。
和老同学C君相约,来到浙江宁海,从这里开启浙南之行。
冒着倾盆大雨,我们来到宁海城西,这里有一座古代城门,传为当年徐霞客首次出游的地方。徐霞客游记开篇云:“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正是在公元1613年5月19日,从宁海西门出发,开始他一生“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的游程。不过,400年后的今天,让这位“中华游圣”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宁海印下第一个脚印的所在地,会把以前破旧矮小的“西门”,新建成雄伟壮观的西门城楼。
在西门城楼的附近,一条宽阔的徐霞客大道绵延数里,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芳草鲜美,几组徐霞客的雕塑栩栩如生。其中,一座古书形状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近前一看,上面刻的正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天台山日记》。借中国旅游日之光,“宁海西门”走红天下,当地吸引了不少游客,你不得不佩服浙江人精明的商业头脑。
乘出租车赶往天台县城,先来到天台山下的国清寺,这是游记中多处提及的地方,在徐霞客游览天台山的九天时间里,主要就是在此寄宿。关于国清寺本身,游记并没有过多描述,但是这座寺庙名气很大,和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江陵玉泉寺并称“天下四绝”,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也是日本、韩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
一进山门,就能感受到国清寺的与众不同:虽然国清寺也像其他寺庙一样面南而坐,布局严密,但山门却陡然转过九十度,朝东而开,正面留给人的却是一堵墙,以致于我们一时竟没有找到山门。这并不是因为地形所限,而是一种独具匠心额的设计,由此平添了一些神秘深幽的气氛。正门上方,“国清寺”三个字浑厚有力,据说为雍正皇帝亲自书写。再来看这座隋代古寺的建筑:顺着地势自自然然地散落各处,却显得非常和谐协调,加上青山绿水,古松曲径,黄绿相衬,色彩和谐,人行其中,很有一种轻松自然、亲切舒适的感觉。在大雄宝殿左侧,有一座梅亭,亭前花坛植有老梅一株,苍老挺拔,传为天台宗五祖手栽,俗称“隋梅”,这大概是我国现存最老的一棵梅树了。在寺院的另一侧,还有一个很大的放生池,数以百计的乌龟漂浮在水面上,这让我多少感到有些新奇。
徐霞客和国清寺的有缘,还因为他结识了国清寺里的一个叫云峰的和尚,这云峰和尚不但多次帮徐霞客设计旅行的线路,还亲自翻山越岭陪同他走了几天。那个时候,社会远没有现在发达,山里也没有宾馆,游人多借住在寺庙或者道观里,所以,徐霞客和僧人结识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游完国清寺,租了一辆小车,谈好价钱上山。路上,和司机李师傅攀谈起来,他介绍说天台山上的景点有好几处,但比较分散,有名的主要有两处,一处是石梁飞瀑,另一处是琼台仙谷。李师傅告诉我们,由于这两天“菲特”台风袭击温州一带,天台山上的所有景点都已关闭,不过,由于经常在这一带跑车,他和景区管理人员比较熟,进入景区应无问题。在雨中行驶约一个小时,抵达了石梁景区,果然,景区封闭不对外开放,也不见一个游客。经过李师傅斡旋,我们终于获准进入景区,由于雨大不放心安全,李师傅跟随我们前行。
下行一段,过一桥,抵达中方广寺。佛殿与僧寮依山而建,殿前为昙华亭,为南宋天台籍宰相贾似道初建,昙华亭居高临下,是个适合品茗观瀑的佳地。可是今天,这偌大的景区仿佛就是我们的专场:大雨倾盆如注,小河汹涌澎湃,水声咆哮如雷,见不到一个别的游客,我们也只好如雷贯耳、久闻大鸣了。看着那汹涌轰鸣的河水,真有些后怕,心想万一失足那不就完了吗,看来,景区实行封闭是有道理的。
离开中方广寺,再下行一段,翘首仰望,只见长空“雷鸣”,水从天落,被誉为天台山眉目的石梁飞瀑可以正面直视了。两崖峭壁对峙,石梁横亘其间,经过一波三折后的溪涧穿梁而出,从近四十米高的峭壁上直泻碧泓潭,飞珠四溅,山雾迷漫,着实让人称奇赞叹。对于这石梁飞瀑,徐霞客描述是“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他还曾爬上石梁,心情是“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我想,要是如今天这般凶猛的河水他恐怕是不敢爬了吧。在石梁桥下,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奇观”和康有为书写的“石梁飞瀑”等石刻,我觉得还是上面溪流转折而来处的“神龙摆尾”、“前度又来”等字更为传神贴切。
绕过“神龙摆尾”,曲折而下,旁边山谷就是下方广寺了。下方广寺以五百罗汉道场而著称,由于正在重建,还不对外开放,但寺庙山门已经是修葺一新了。本来,在中方广寺和下方广寺的上方,还有一个上方广寺,不过因为两次失火,殿宇早已荡然无存了。顺溪下行,山峦滴翠,古木参天,怪石遍布,瀑布一层接着一层。再下方,还有一座桥,附近就是徐霞客观瀑处了,那里角度虽然很好,但已经不能去了,因为雨太大李师傅已经急着催我们回了。
前往琼台仙谷,这又是一处徐霞客在游记中详细描述过的地方。不巧的是,还是因为台风景区实行封闭,就连李师傅和景区管理人员斡旋也无济于事了,只好作罢返回天台县城。快到县城的时候,见到一座高约三百余米的红山,山顶一座古塔高高矗立,这是就有名的赤城山。山体由红色砂岩层叠而成,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与四周诸山迥异,确有“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之誉。我看到,赤城山上有很多岩洞,李师傅说那些岩洞都是佛教和道教的胜迹,济公和尚就是天台县人,他曾经在此读书。看来,这赤城山又是一座佛道双栖的仙山,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回到了天台县城。只用了一天时间,我们便匆匆游完徐霞客九天的天台山行程,这得益于现代交通的便捷,但难免也有走马观花之嫌。在看完实际风景和徐霞客翔实生动的游记之后,你不得不佩服游圣,他才是真正性情中的游者,既不谋求功名也不赚来财富,而是穷其一生寓情于山水之间,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