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2013-07-03 08:11:55)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敦煌行:西出阳关作者:冬子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阳关

从玉门关南行,一路茫茫戈壁,往南 70公里,就是丝绸之路上另一个著名的关隘——阳关,阳关的得名正是因其地处玉门关之南。提到阳关,马上会想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我就是冲着王维的这首《渭城曲》而来到阳关。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前往阳关戈壁茫茫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见到绿色

车行一小时后,我看到了一片绿洲,它就是小有名气的阳关葡萄沟。在路旁,我看到了一排排带孔的房屋,那是用来制作葡萄干的凉房。司机说,阳关周边葡萄种植面积很大,有两万多亩,主要都是从新疆引进的无核白葡萄。从地理地貌上看,这里和西域的吐鲁番还真没有多少差别。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阳关葡萄沟,见到北京车牌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制作葡萄干的凉房

车子在短瞬的荫凉中疾驰而过,过了大约十分钟,一座由古城门连着的城墙映入眼帘。阳关?那就是阳关!不过,这是仿古而建的阳关及博物馆,因为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关城城楼呈仿汉风格,古朴典雅,由于太新,反倒让人有些失望,因为你闻不出那久远的年代气息。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阳关城墙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阳关博物馆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城墙之下

进入关城,一座巨大的骑马铜像高高矗立,这是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张骞的雕像。一般认为,张骞就是丝绸之路最早的开拓者,正是他开拓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虽然张骞是丝绸之路南北通道的开拓者,但是显然他没有见过阳关,因为在张骞出使西域的时期,敦煌一带多由匈奴人控制,那个时候还没有阳关和玉门关。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张骞雕像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石柱上传说

在铜像的两侧,是博物馆的两个展馆。馆中搜集了大量文物和图片,用多种手法,系统而生动展现汉武帝拓疆通路之后,对河西早期开发的骄人成绩,突出丝绸之路开通后对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形成所产生重大影响,以及敦煌、阳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展馆入口处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阳关附近出土的古代兵器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出使西域壁画

过了汉阙牌楼,是阳关都尉府。都尉是佐助郡太守掌管军事的官员,在阳关,都尉就是这里的最高管,全权掌管进出边关事务。有意思的是,都尉府里还有古装的官员,发放通关文牃,花上三、五十块钱就可以从这个官员手里买一个桌子上摆的通关文牃,即所谓的“关照”。原来,我们常说的“关照”一词竟是从这里传出来的。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无数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无数商贾、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还有无数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据传,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时,也是走的丝绸之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都尉府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书写关照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门前兵俑

西出阳关关门,迎面是一高大石人雕像,像是举杯相劝。定睛一看,原来雕像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他身边有一石碑,上面刻有他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眼前此景,分明就是一幕古代朋友离别、折柳相送、劝君尽酒的动人场面。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关门往西看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轻吟着《渭城曲》,我踏上阳关大道,前往烽燧遗迹。幸存的烽火台真的是汉代的遗迹,它是昔日阳关的“耳目”,一旦发现敌情,就会燃起高高的烽烟。如今,烽燧那残破的身躯仍然屹立在不高山丘之上,任风沙侵袭,任岁月变迁。就在这片区域,据说过去常常可以捡到古代的陶器碎片、铜箭头、铜带钩、石磨和各种铁制工具,找到汉代五铢钱、唐代开元通宝、货泉通宝、榆梜钱等古代货币,还有产自西域的五色料珠、琥珀珠之类的装饰品残片等等,所以这里又被称为“古董滩”。烽燧的附近,有一段据考证为丝绸之路的故道,故道上立有“阳关故址”石碑,旁边还建有一座石碑长廊,可欣赏到一些当代人士的诗词书法。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阳关烽燧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苍凉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阳关故址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石碑长廊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阳关路上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阳关道上老驴车

夕阳渐渐西沉,远眺无垠的荒漠,一种空旷的孤寂油然而生,可不是吗?西出阳关无故人!

[转载]敦煌行:西出阳关
                                            阳关夕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