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藏行:藏街老巷风情

标签:
转载 |
拉萨的老街,最早就是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其历史几乎与大昭寺一样久远,后逐渐扩展为大昭寺周围的大片区域,名曰八廓街,其地位就像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一样。在转经老街上,热闹人多,熙熙攘攘。而在分岔老巷里,却幽静人少,冷冷清清。八廓街的藏街老巷,是拉萨的触角,走在藏街老巷里,你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独特的藏式风情。
走出大昭寺,八廓街的喧闹扑面而来,我们也随着大队人流,走在了转经道上,这也是拉萨著名的商业中心。据说,1300年前大昭寺建成的时候,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就这样,转经道就成了最初的八廓街。随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众多信徒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后又出现了来自蒙古、汉地、尼泊尔、印度等地的众多商贩、香客、游民,最终发展成为集宗教、商业、文化、观光于一身的热闹街区。
既然是转经道,那就少不了来自各地的转经者。我看到,互不相识的人们,有来自藏北牧区穿白袍的,有来自康巴山地盘英雄结的,还有住在拉萨本地衣着亮丽的……,各式各样的信徒,像是接到了无声的命令,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这条环形街道走着。手拿转经筒的淳朴藏民绝对是一道独特的景致,他们信仰虔诚,虽不富有但很充实,我喜欢看他们平静地走在转经路上,情不自禁的也跟着他们转了起来。
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街心有一个巨型香炉,昼夜烟火弥漫。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有铜佛、转经筒、酥油灯、经幡旗、经文、念珠、贡香、松柏枝等宗教用品,卡垫、氆氇、围裙、皮囊、马具、鼻烟壶、火镰、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风干肉等生活日用品,唐卡绘画、披肩、藏毯等手工艺品以及古玩、西藏各地土特产等蕴涵民族特色的商品。还有从印度和尼泊尔、缅甸、克什米尔等地远道而来的各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