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佳河:峰山村团队发力勇担当

(2018-03-10 21:33:12)

永佳河:峰山村团队发力勇担当

孟桂兰http://s6/mw690/001kQwBrzy7iN6kzRnn25&690


近日,我应邀来到红安县永佳河镇峰山村了解当地精准扶贫攻坚作战的实际情况,并融入村委会精准扶贫攻坚作战小组的团队。在支部书记孟传论、村委会副主任孟国友的带领下,我回到阔别30多年的老家看望孟姓族人,乡亲们见到我格外热情,他们把我这个文学爱好者当做传承峰山村出“笔头”的领军人物,争相述说着一代又一代孟姓族人在这里立德安邦的传奇故事。还说把村子要么打造成古村落、要么打造成美丽乡村、要么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希望我为传播村民渴望求发展的美好心愿代笔,真正为推动峰山村的经济建设做点实事。

作为村委会养大的孤儿,为孟姓族人感恩戴德是我的责任。在村书记孟传伦、村委会副主任孟国友的帮助下,我查阅大量资料,先后找村里的有志之士孟宜春、孟魁元、孟顺魁、孟汉桥、孟彩虹进行交流,终于找到了动笔的勇气,挖掘出村里除了莲藕以外的产业金矿,涉及农业、林业、文化旅游业等等。

红安县革命烈士纪念墙孟姓烈士多达近200人。峰山村孟姓始祖孟以忠出身将门世家,他是岳飞部下猛将孟安的孙子,南宋时期(1238年)随侄子孟珙从山西绛州率师救黄(黄安,今红安)(摘自红安县档案局),从此扎根永佳河,在这里繁衍,育三子,传有三房,峰山上塆是二房(高山塆、狮子口塆是长房;峰山塆、凹上塆是二房;河东塆和河西塆是三房),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

永佳河镇原名尹家河(根据尹姓人住在河边而得名),后因孟氏始祖孟以忠与侄儿孟珙从山西绛州率师救黄(黄安,今红安),便有以忠大人留此繁衍孟氏家族,后因尹孟两姓为水源发生摩擦,孟氏族人主动前去赠匾求和,表示愿与尹姓结盟,希望双方永远和睦而得名“永佳和”,从而结合地域特点更名“永佳河”沿用至今。

峰山上塆在当地颇有名气,因常有村民帮人写狀书,被民间誉为“笔头村”。峰山藕生吃甜、炒吃脆而甜、煨汤口感纯而粉。更有趣的是,峰山的藕节比外地的要长,藕身也比较粗,就是不结莲米,不开花,藕有9个孔,比外地藕要多一个,移植到外地种就与外地藕没有区别。古时候深受皇室女性喜爱,使得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对峰山上塆的藕争相追捧

峰山上塆地杰人灵,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王建安的寻亲之地,村里有他访问的足迹。他双目失明的姐姐王氏嫁到峰山不久,丈夫去世,膝下无子女,她一生未嫁,被孟氏村人尊称“月亮菩萨”,谁家有小孩生病都前去寻求她的帮助。

解放前夕,峰山上塆孟毓恭精通7个国家的语言,他在抗日战争中以热血青年弃笔从戎,于1939年至1949年期间,先后在国民党任报务员、少校连长、三青团电信总台第1415分台台长。在武汉解放前夕,属“中共中原局社会部武汉区三一三零总部情报侦查员”,为解放武汉立下汗马功劳。古建筑也是峰山上塆的一大亮点,村里南边巷子的古井和村里的古建筑地下排水系统,以及村中心池塘岸边的百年古树,这些也都是峰山村的独特资源。

目前,峰山村仍是当地相对贫穷的一个村。村委会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更新,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来到这里投身于精准扶贫攻坚作战的团队成员却激情高涨,干劲十足。加上峰山上塆有待开发的资源不少,村民们对村里亟待发展也有着强烈的愿望,不断涌现出在外打拼的有志之士紧跟国家形势,返乡积极投身到精准扶贫攻坚作战的队伍中,为峰山上塆的村民们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