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监管安全,难言之痛

(2009-10-24 22:51:05)
标签:

呼和浩特

第二监狱

罪犯

袭警

越狱

监管安全

杂谈

分类: 阑干拍

10月17日,呼和浩特第二监狱四名重型罪犯在杀死一名值班狱警后脱逃,尽管四暴徒于66个小时后被迅速缉拿归案(其中一罪犯因拒捕被击毙),但由此暴露出来的监狱单位的监管安全问题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它以血腥恐怖的事实残酷地警醒人们:监管安全,无日无时无之!

长期以来,我们对监管安全的认识似乎就是“押得下、看得住、跑不了”,认为只要这几个方面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了。事实果真如此吗?这次呼市二监的越狱事件清楚地告诉人们:否!监管安全恰如夜色中的大海,平静的水面下其实暗流涌动,表象的安全实则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危险。

固然,客观地、历史地分析,绝对意义上的监管安全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现实,更不符合客观规律,但总结、反思既往的管理经验却可以为我们构筑监管安全的堡垒提供有益借鉴。我们说,“人是可以改造的”,但不能就此武断地认定“所有的人都是可以改造的”,否则就失之僵迂;“三个绝对不能、四个绝对不允许”曾经一度被作为监狱工作的现实目标,但绝对语境下的“首长指示”无疑又让问题走向绝对化;“严防死守”作为一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要求,也曾在“九八抗洪”之后被生硬移植到监狱单位用以指导监管安全工作,但其背后却折射出机械和世俗的功利心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终于,“首要标准”这一命题的提出,显然更为切近中国监狱改造罪犯的本质要求,但它衡量的重点不在当下(狱内)而在将来(狱外),况且,刑释人员的再犯罪诱因也十分复杂而难以准确界定。因此,现实的监管安全问题依然需要我们时刻绷紧神经,保持高度警惕。也即,我们通俗意义上的监管安全,要的是实质的稳固和安泰,而不是表面的安稳与平静;要的是理性的判断和应对,而不是僵化的附和与盲从。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呼市二监的关押手段即物防、技防水平在相当程度上还算比较先进,四道门、实时监控、电子信息识别等都为监管安全提供着有力支撑。但为什么悲剧还会发生呢?答案只有一个:人的因素!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都是第一位的,也即监管安全的最大要害还在于人防,这包括人的认识、思想、判断、警觉性、忠诚度等等。即以监管安全这个问题来说,“监管安全无小事”这句话我们常常挂在嘴边,并写在工作总结里,可是真正从骨子里认识到这句话的分量的又有几个呢?对于监狱内部的诸种管理制度,在看似表面安稳的局面下,真正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的又有多少?诚然,在监管安全问题上我们反对片面地用制度代替管理以逃避责任的心态,我们同时也反对视制度如无物的麻痹颟顸心态。前者以为只要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即便万一出了问题那就该追究谁追究谁,孰不知这样并不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后者则在表现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麻痹大意,盲目自信,认为形势大好,天下太平,根本不会出什么乱子,将忧患意识抛诸脑后。这两种心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监狱管理之大患!

因此可以说,监管安全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认识问题,还是人的问题。作为监狱管理机构的各个层级、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对监管安全问题的认识程度最终决定着监狱内部的安全程度。这就要求管理当局在现实工作中加强警示教育,培养责任意识,提高防范能力,使监管安全首先在“人防”这一关做到众志成城、壁垒森严。

需要提醒的是,我们监狱管理活动中还应尽力克服这样一种现象——据观察,出于多种目的和现实的监狱生态环境,这种现象并不鲜见——即为了堵塞一个漏洞而意外产生另外一个漏洞,为了排除一个隐患而意外制造另外一个隐患。作为具体的管理者,各监狱主管、分管领导当慎思之!

 

(附记:今日上午8:30到下午16:30,按照监狱有关部门排班,我在围墙工地南值班室值班。该处是一偏僻死角,值班室也是临时搭建的简易建筑。浮想呼和浩特二监罪犯越狱脱逃事件,深感监狱警察果真是“时时坐在火山口上”。而我单位围墙工地值班室的设立,亦是临时抽调民警职工参与警戒,以防犯人脱逃。但由值班地点之僻静、人员之单薄,我又想起,作为管理者,监管安全问题似乎是考虑的很周到了,可值班人员的安全问题是否也一样考虑得很周到呢?殷鉴不远,当甚思之啊!值班室草成此文,照录于上。以此凭吊呼市二监的战友兰建国,并致深切哀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归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