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和宝宝逛书店,翻看到一本新书《不抱怨的世界》,觉得颇为受益——虽然它也只是一本励志的书,而这样的书,家里也有很多了。
这本书当然也不例外地请了社会各界重量级的人物来推荐,我站在那儿将全书的精华部分通读了一遍。被它吸引,并不是因为那些名人的推荐(他们说的并不一定对得上我们的内心,以他们现在的身份也不一定再能像常人那样地理解书中文字对我们的意义了!)而是因为它与很多励志书有个很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它不要求你否定自己。以前,类似的书都是要求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要求我们去改变,看完之后感觉似乎是要对自己做个颠覆性的否定。但是这本书不同,它让我们首先学习面对自己,并承认和接受自己。这一点很重要,谁愿意将苦心经营了十几、二十年的自己全盘否定了呢!作者知道,人们接受了自己,就等于开始尝试接受这个世界,而接受是事情开始发生变化的第一步。整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爱”,并用行动证明,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是光明的,就会很自然地找到那些充满阳光的道路,让自己并带领别人一同走向美好!
以下是我依稀记得的一些内容和感想,虽然不是原滋原味,但对于一本书的精华,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消化和理解到能够有所领悟的程度,我觉得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了,而它带给我们的这种精神会不断地随着生活的进程被我们慢慢吸收,最终变成被我们利用的养分!在此,我愿意和路过的你分享我的感受。
(一)
“爱是无条件接纳,并着眼于光明面。”——这是《不抱怨的世界》最先让我记下的话。其实,这不过是句老掉牙的话了。可是我们有多少人做到了呢?尤其是着眼于光明面,就是关注那些正面的东西。回忆一下,昨天和家人因为她(他)一直改不掉的小毛病闹别扭了吗?和朋友喝茶、饮酒时愤世嫉俗了吗?和正在恋爱的她(他)为一些旧事不开心了吗?因为孩子起来晚了、上学迟到了发火了吗?
强调正面的,不等于我们不可以陈述事实,不等于我们不可以拥有生气和愤怒的权利,但是作者希望我们使用正确的方式——那些既可以说出不满又可以不另对方误解,帮助他们了解我们的心情并今后加以改善的方法。
作者请我们记住,抱怨就是让我们“把那些不想要的东西紧紧拉在自己的身边”。这和以前我记得一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语言是有力量的!”。我们想要什么就要经常说什么,不想要什么就尽量不去提及它。我们要通过“期许和扩大正面的”(《不抱怨的世界》),更好地去抑制和让负面的无用武之地而自然消亡。而这也符合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二)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好像是《读者》里的一个故事。一家人有两个女儿,有天姐妹俩出去玩,回来的路上因为车速太快而出了车祸,开车的女儿活着,而坐在她旁边的姐姐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所有人都以为她的父母会责怪她,包括她自己也在深深地自责。然而她的父母没有这么做,连半句怨言都没有。对此,很多人不解,她的父母说,“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我们不想再失去另一个!”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都让我莫名的感动。。。。。。
除了正面的语言和行动对人们起到的影响,从心理暗示对人们的益处的角度来考虑,有句话说的好,最好的治病方法就是忘了你是个病人!当你不注意那些伤痛,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正面的事物上时,你会发现“人生就会像春花般绽放”
(《不抱怨的世界》)。
这让我想到,现实中我们的爱已经不完美了,我们不该再让她变得伤痕累累。这时才发现,有位朋友最爱说的,曾被我看作是敷衍和肤浅的一句话,“好好相爱吧。”,却是最有用、最值得我们努力的话语!好好相爱,是让我们把对方放在心上,走好每一步,好走得更远,爱得更深。而如果我们真爱,那就将对方视为我们生命的唯一那样爱吧!这样,我们才能一同抵达爱所指引的最温暖的地方。
作者说,“抱怨的人生门槛是很低的”,任何不快都可以让我们抱怨一番,而只有那些把人生门槛调高的人才能将看似可以抱怨的一切转化成动力,甚至对他们“视而不见”!这也让我记起自己曾写过的一篇文章《快乐是一种能力》,回头看看仍有所悟。
威尔鲍温在书中提倡了一个行动计划——“不抱怨运动”,根据人们的心理惯势,一个行为坚持21天很可能会形成或构造一个新的习惯。因此他给大家一个紫色的手环,让人们和自己约定:戴上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
习惯了抱怨的人或许对上面的行为又要说,“竟是些糊弄人的玩意!”。但是我可以保证的说,“这个行动是有用的!”,让我用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来做个注解吧。我刚刚生完宝宝的时候,身材也走了样,我先生在考“健康营养师”的时候学习了一套通过饮食达到纤体目的的方法,刚好一个疗程就是21天。它的原理和上面的行动是一样的,并非靠着21天帮我们达到减肥并永远不反弹的目的——事实上世界上也不存在这样的方法。但是,这个纤体计划就是要我们在这21天内培养一个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21天过去了,我的确达到了我的目标,当然,那是因为我之前也不是很胖。但是对于很胖的人来说,他(她)必须按照这21天的要求再开始第二个疗程,直到他(她)的目标达到为止。通过这21天,我们掌握了一个健康纤体的方法,养成了关注饮食和健康的习惯,随时检点自己,让我们终身受益!如今这个方法,还对我们全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不能保证永远不犯错,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该如何调整!
作者说,人生只有“你的事、我的事和老天的事”这三类事情,我想这类似于中国的一句古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想通了就真的不需要抱怨!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威尔鲍温说,对于习惯了抱怨的人一定会经历“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无意识的有能”这四个过程。他认为“抱怨”本身就是一种“无能”的体现,因此,人们在学习了本书之后,会从无意识地抱怨,到意识到自己在抱怨,再到有意识地不抱怨,最后到无意识地不抱怨这样的转变!这多么像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啊,或是从一只蛹到展翅飞翔的蝴蝶的转化,而我相信这将是引领我们走向美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