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读北岛《民族文化复兴之梦——致2049年的读者》

(2009-10-17 00:09:37)
标签:

乐乐

原创

感想

分类: 评论

题记:

    今晚,看到一位博友为我这篇时过境迁的文,留下一条评论。再看此文,不免伤了一下神。。。谢谢北岛先生的文,给了我一个思考和抒怀的机会。

 

    今天,无意中看到了北岛先生的一篇文章,《民族文化复兴之梦——致2049年的读者》。文章挺长,本不爱看长的文章,尤其是学术性质的,但因为是北岛先生写的,遂勾起了我的兴致。文章里没有看到诗人的伟大身影,但北岛先生的雄心壮志确实清晰可辨。

 

   一路读来波澜不惊,唯独看到接近文章尾声时的一段文字让我略有微词。北岛先生说,要“建立独立的文学艺术批评机制(与民间文学刊物相配合),批评与鼓励兼收并蓄,划清严肃写作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写作的界限。”

 

   这让我有些纳闷,“严肃”与否代表的是写作人的态度,与他(她)写作的形式无关,在网络上写作怎么就代表不严肃了呢?拿笔的和敲电脑的用的都是自己扛在肩上的脑袋啊!正像今天一位前辈与我所说的,网络使很多人的潜能和才华有了展示的机会。所以,从扶持新人、促进文化发展来看,网络功不可没,利大于弊。它可以让更多的伯乐看到并帮助那些才华横溢的千里马。另外,网络也可以让文化多元化,百花齐放。因为读者可以直面作者的缘故,读者有了更多的阅读选择,有了更多的表达机会,直接鼓励着写作者,给了他们无穷的动力和灵感。

 

   当然,在目前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愿意做伯乐的人越来越少。长江后浪推前浪,给更多的被逐之人带来的是危机而不是欣喜,更何况很多人坐在那个位子上本就不是那么心安理得。因此,嘻嘻呵呵尚可,触及实际却顿失风范。而正是这个被污染了价值观的社会,使得网络上的写作者也鱼目混杂,各揣心腹事。可是,难道用传统方法写作的人就能证明自己是“清白”和“严肃”的吗?

 

   北岛先生说,“在香港——回首与展望,让我深感悲观甚至绝望:中国这一百年的进步(如果可借用这个词的话)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包括生命的代价、资源与环境的代价、教育的代价、公民权的代价,等等,对我来说,最大的还是创造力的代价。纵观百年,尤其近半个世纪以来,志士仁人关于民族复兴的梦想实现了吗?我们在文化上在文学艺术上有多少值得骄傲的成就呢?恰恰相反,到处是贫瘠与空旷,尤其在中华文明遗产和世界文化高峰的反衬下更加触目惊心。那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混乱。更确切地说,中华民族走到今天反而迷失在黑暗中——失去了自我身份,失去了理想和方向感,失去了反省能力与创造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非危言耸听。”

 

   但是如果对网络没有足够的诚意,不能给予网络写作者以平等相待,怎么能发现当中的真、善、美!在网络上别说遨游,只是随意地翻阅,都让叹中国之大,无奇不有,无才不在,可谁又有能力和勇气给予他们呵护,给他们成长的泥土,为他们的茁壮而护驾保航。

 

   其实北岛先生在他上述那段话里已经说出了要害,要想“民族文化复兴”缺少的并非是他文中提出的那些个“一二三四五六”,以先生几十年前就在诗歌里挥就的勇气和才气,他应该知道,我们需要的是制度上的文明和文明中的保障。而只有这些才能拂去文化瑰宝上的尘土,才能发掘更多的文化宝藏,使我们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化之林流光溢彩!

 

(北岛先生原文,http://www.poemlife.com/Wenku/wenku.asp?vNewsId=219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