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erp系统sap系统进行项目实施绩效考核it |
一、
ERP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与软件供应商双方在制定项目目标时,往往是以“系统上线”为标志,这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ERP系统建设”,在这个阶段因为公司一把手的高度关注、公司各业务部门的全力配合与参与,甚至把ERP项目实施阶段的任务都列入到相关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目标中,直接与奖金挂钩,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ERP系统往往就在这个时候红红火火地上线了,而在ERP项目总结大会上,往往也会高调宣布“: ERP系统上线成功。”
但在一切都归入平淡的两年或三年以后再来看我们的ERP系统,就会发现不同企业应用同一套系统,其对业务管理所带来的价值,企业对这套系统的应用深度上完全不同:
²
²
²
²
这些企业也许都使用了同一家ERP软件公司的系统,采用的也是相同的项目实施方法,为什么到最后的应用程度差距会这么大呢?我们或者应该分析每一家企业都是如何应用ERP系统的。
二、
我们把目光回到ERP项目实施阶段,为什么ERP项目会取得成功呢?相信一个项目的成功会有许多种理由,但非常重要的一条应该是“关注度足够高”,公司老板关注,业务部门经理关注,基层操作人员也非常关注,上下一致努力,甲乙双方通力合作,没有做不成的项目。
或者是中国人擅长进行各类“运动”,但并不擅长把各类运动机制化的原因,在ERP项目实施阶段的成功并没有一个持续性。在宣布ERP上线成功之后,老板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关注了,业务部门的经理也需要回到自己的主要工作去了,基层操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中也没有ERP系统实施上线这一个KPI指标了,同时也没有乙方的ERP实施顾问天天在眼前催着要录数据了,或者说是系统的哪些功能一定要用了。总而言之,大家都松懈下来了,自然而然大家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系统慢慢地就被边缘化了,当再过了一年再回顾这套系统时,或者是再有时间想捡起系统再用的时候,发现业务流程都已经有很大变化了,之前系统的一些设定已经不太符合要求了,要想再用,系统也要花费很大精力改造了,再者就是要补录之前的很多数据,总之重启系统的难度很高,再说之前也没有怎么看到系统的应用效果,不得已,就只有继续把这套系统“搁置”,甚至为了找一个系统“搁置”的理由,就认定为之前的这套系统已经不再符合公司业务发展需要了,需要重新启动系统实施工作,为系统应用失败找了一个“替罪羔羊”。
从上述的路径中,我们可以看到ERP系统应用后继乏力,虽然重要的一点就是后续没有相应的系统应用保障机制,一旦企业上下的精力不再聚焦于ERP系统时,ERP系统就有断电的危险;而能够把ERP应用成为“管控型系统”的企业,往往也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结合企业业务流程与绩效考核机制,制定ERP系统的应用规范。
关键词是“机制”与“规范”,ERP项目实施可以理解为“运动式”,依靠的是人治的方式确保项目实施成功,但到了ERP应用阶段,就一定是依赖于“法制”,也就是ERP系统的应用规范。其实这一个应用规范并非是到了ERP运营维护阶段才想到去设定的,而是在ERP项目实施阶段就需要进行设计与规划的内容,一般步骤如下:
1、
2、
3、
4、
5、
三、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KPI的ERP系统应用,绝对不应该是IT部门的事情,也不只只是HR部门的事情,反而业务部门需要承担起重要作用,因为业务部门才是ERP系统的“主人”,如何把ERP系统这个工具用好,业务部门是最具有发言权的,IT部门也好,HR部门也好,只能是在技术、管理层面给一些方法性的指导,包括如何设定岗位流程、如何设定任务完成标准,哪些指标应该成为该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KPI),IT系统如何得到这些KPI指标的数据,这需要跨部门协作才能完成的一项工作,只有通过“绩效”这个杠杆,我们才能把ERP玩的转,否则ERP难保不会走到没落最终废弃的那一天。
岗位所在流程: |
||||||
任务项目 |
工作步骤 |
任务结果 |
任务完成标准 |
专用工具使用 |
注意事项 |
意外处理 |
1)、计划的前期协调、计划通知和SAP的一切事宜 |
A:协助经理根据销售计划编制生产计划。 B:根据生产计划下给各协作厂达生产通知单。 C:在SAP系统中创建各协作厂每月入库产品的采购定单。 |
计划下达的及时准确不仅是保证整个生产环节正常运做的基础,同时为公司营销计划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生产数据。 |
生产计划准确率85% 100%定单进SAP系统; |
SAP系统 |
1认真、仔细。 2留下一切资料备案待查。 |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及时上报部门经理,寻求解决方案。 |
2)、负责与材料组和工厂的计划联系工作。 |
A:根据各加工厂上报的材料订购数量编制材料到料计划,下达给材料组(数量、到料期)。 B:督促材料到货期 C.协调落实工厂和材料的相关事宜。 |
为材料组提供及时准确的材料需求计划,作好生产部、材料组、加工厂的衔接工作。 |
100%的物料需求计划进入SAP系统; 物料需求计划及时率为90%; |
无 |
|
发现有资料不正常的,注意及时的跟踪、校对。 |
3)、负责生产方面付款计划的基本管理工作。 |
A:根据各加工厂的生产入库情况,制定月资金使用计划。 B:根据资金计划和各厂实际入库数量,每月两次进行请款。 C.通过SAP系统,及时与财务对帐,确保公司资金的绝对安全。 |
|
月资金计划准确率90%; 超计划付款控制在5%以内; 财务对账准确率100%。 |
SAP系统 |
在资金计划制定时,必须与财务部的账目进行核对。 |
当公司或工厂的资金周转遇到困难时,作好双方的协调工作。 |
4)、协助财务部进行工厂的资金往来账目的校对工作。 |
A、 B、 将财务部每月下发的对账单及时交于各厂,如发现问题,立即协调解决。 C、对在过程发现的问题。要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克服问题的再次出现。 |
保证工厂与公司财务部门的账目清楚、帐物相符。 |
账目对账准确率98%以上。 |
SAP系统 |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可拖沓。 |
与财务协调,共同解决。 |
5)、完成生产计划月报表的编制、汇总工作。 |
A、 在SAP系统中核对月产品入库情况。 B、编制、汇总月生产完成情况的报表上报部门经理。 C、 |
为部门监控各加工厂的生产计划执行情况,提供数据。 |
每月5日之前出具生产计划执行报告。 |
SAP系统 |
在做表时,需仔细核对产品的款色、数量、交货期。 |
发现问题时,及时上报部门经理及公司相关部门,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
6)、完成产品质量退残扣款工作。 |
A、 B、 根据确认结果通知财务部对各厂进行质量扣款处罚。 |
协助公司质检部作好产品的退残及售后服务工作。 |
需质检部、生产部、加工厂三方认可。 |
|
|
发现问题通知质检部协调、解决。 |
7)、按季完成生产状况的分析报告。 |
A、 B、 从生产的角度对今后投产产品产销结构提出合理化建议。 |
生产部门的分析报告,应向公司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保证公司整体营销任务的完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报告数据的准确性 报告的及时性及可操做性。 |
|
1、数据准确、充分。 2、论据、论点明确。 3、作用积极、向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