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评论】从一条唐诗之路中唤出明月

(2021-07-18 11:49:42)
标签:

浙东唐诗之路

分类: 评论
【诗歌评论】从一条唐诗之路中唤出明月

从一条唐诗之路唤出明月

——东方浩诗集《从西陵渡天台山》简评

/涂国文

 

诗人东方浩是一位典型的江南诗人。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他大半生一直生活在江南名城绍兴,二是他的诗歌大多书写江南题材,三是他的诗歌呈现出鲜明的江南诗歌风格。《从西陵渡天台山》是东方浩的第九部诗集,收录诗人近年来沿浙东唐诗之路采风而得的140余首诗歌。由于题材的专一性与独特性,这部诗集中,耸峙着江南的奇峰秀峦,氤氲着江南的云气雾岚,流淌着江南的水声鸟声,闪烁着江南的人文遗存,几乎呈现了一个全息的江南,是一部用诗行摄录的江南影像片。

 

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自钱塘江经绍兴,而后经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再达新昌,直至台州天台及温州的诗意之路,是我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又一条文化古道。诗集采风路线共分西陵潮声”“稽山鉴水”“东山风云”“剡溪两岸”“沃洲天姥”“天台流韵”六这些诗歌,刻录着诗人流连于浙东唐诗之路、溯旧时光、寻觅唐诗之魂、寻找肉体与灵魂安放之所的跫音。正如诗人所言,“所有的寻找/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曾经的诺言”(《西陵渡》)在寻找中,多少暗处的事物  一一亮起来”(《安昌的光线》)。

 

浙东唐诗之路,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和葳蕤的历史文化,有着灿烂的人文景观和富饶的江南物产。诗人徜徉在山岩、湖溪、之间,用脚步丈量浙东唐诗之路的长度,登高山以啸傲明月、清风同饮春燕、鹭鸟游鱼野鸭相嬉戏,共天光云影、瀑布松涛而徘徊,沉醉于古道、寺院、牌坊、钓台、书院、驿站、拱桥台门、作坊石刻越剧、刺绣等文化遗存梅、榧、桃、梨、樟、桑等江南物产。诗人凝视着眼前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发怀古之幽思,兴沧桑之浩叹。

 

浙东唐诗之路,是谢灵运许询、王勃、李白、孟浩然、王籍方干、徐霞客等古贤开拓与铺就的一条诗歌之路。诗人追慕贤高风神思邈邈:那年春天  王勃这个彗星一样的诗人/肃立在仙岩溪畔/春风肯定吹动他的衣衫/宽大的袖子  仿佛旗帜在风中起伏”(《仙岩溪畔》);我知道  归隐山林的许玄度钓的不是鱼/他钓的是清风、明月与闲适/钓的是高古、飘逸和玄谈”(《虚构一场午后的垂钓》)风中响着四五种鸟的叫声  王籍前辈说/此地动归念”(鹅峰农家乐》)……在与山水和先哲对话中,诗人的灵魂得到抚慰

 

浙东唐诗之路,是一个远离尘嚣洗涤心扉的所在。古贤们的寄情山水,也引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在钱家岭古道这个春天的南山村岭顶人家小聚秋风中的大佛寺楼塔之夜夜上乌泥岗外婆湾的天空》《在雄鹅峰农家乐》《下马桥前》《在安昌的茶馆喝茶》《金庭观小憩》《五百岗看日出而不遇大量诗篇,抒发的就是诗人的这种山水之志:它的幽静和一尘不染  是城市人的梦”(《在钱家岭古道》)我已经不再理睬  城市的喧嚣和繁杂/安静的一颗心  听到了从前的跳动与吟哦”(《金庭观小憩》)……

 

诗集最触人心弦、引人共鸣的,是诗人对时光的感伤:谁的容颜  将在镜中一声叹息”(《铜镜的故事》);这眼前的祭台  又一次告诉我众多消失的秘密”(《端午,登梅山》)从一座石桥到另一座石桥/是一个朝代的故事/延续到另一个朝代”(《雨中的安昌……这种岁月之叹,在《鹿门书院》铁陵关遗址夜行剡溪岸等诗篇中,表现得尤为强烈:有了八百多岁  当初的时光叫宋/那时的流水、清风和明月/有书香、墨香和长吟短歌的香/……/旧时的花格窗和台阶  还有谁/在倚靠  在轻轻移过《鹿门书院》)。

 

诗人凝视万物感受细腻。譬如在目光的高处  一列高速列车呼啸着钻入隧道/我抚着栏杆的手掌  忽然察觉到一丝轻微的颤抖”(《铁路桥遗址》);苔藓到处蔓延着/它们的表情  跟老人一样的与世无争”(《路过》)“今夜我随手打开一册线装书  就触摸到/西陵渡的波涛  用五言七言的桨声拍我的心跳”(《西陵渡》)议论点睛又见晋樟》《在书院旧址》《车过马溪》《平阳寺送别》《在大岩岗》《仙岩溪畔横板桥村速写谢家庄村口》《虚构一场午后的垂钓》《在雄鹅峰农家乐等诗。

 

诗集体现了一种呈现的艺术。在诗人笔下,那漫山遍野的白色花朵  是失传多年的对白重兴寺诵唱的声音/越过了高大的围墙桐柏宫在这片山林中修行/他们安静肃穆  从不开口说话的大佛寺三个切面/分别指向三个古老的州府和三种乡音鞍顶山支支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地经过廊桥耸立在秋风中白的墙/黑的瓦  乌漆的门台门安静地坐在岸边/一根根鱼竿伸向江水垂钓者祠堂、牌楼和一扇扇紧闭的门/都流露着一样的表情古村等等,都以一种生动而真切的面目,浮雕般从诗行间显现。

 

诗集抒发了诗人对行走在消逝中的农耕文明的深情礼赞怀念那个身披蓑衣的背影老台门堂前》《秋日贺家池》《肖金大有堂台门》《一座古村的最后一个秋天》《秋日走进胡卜村》《沃洲山小住等诗篇,就萦绕着这样一种沧海桑田的怅惘心绪时光的流水  正从远处漫上来/一切注定要消失  那些山岗将成为岛屿/而一千五百年的乡愁要成为水声  夜夜拍岸”(《秋日走进胡卜村》);那些迁徙的人  像鸟儿一样离开的人/是否还在远方的深夜怀念故园”(《沃洲山小住》)……

 

诗人近年参加的浙东唐诗之路采风多是群体活动,因此,诗集中跃动着一批采风诗人的身影村里的书记带着一群远方的诗人/又一次踏上古道  诗人们列队而行”(《黑风岭小记》);诗人们整齐举着手整齐地呐喊/这样一种致敬的姿势  是对古老流水的热爱/是对高山和清澈的感谢”(《龙潭桥上的风景》)一群诗人  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的仰望是诗歌的仰望/他们的沉吟是远方的沉吟”(《西白山的风》);远方的诗人请集合在这棵古老的樟树下/仔细聆听树叶们的声音  这些朴素的叮咛/就是失传已久的经典”(《黄昏时刻的合影》)……

 

我同时注意到,诗集中有个高频出现的词——“新鲜”,譬如:“即使苔藓漫遍每一处岩壁和小径/仍然会有新鲜的脚步  零落响起”(《沃洲山小住》);古老的村庄  就要被新鲜的流水深藏起来”(《一座古村的最后一个秋天》);一座旧时的书院  露出了许多新鲜的表情”(《风吹贵门山……“新鲜”个关键词,不仅表明诗人拥有类同诗歌在安山村玉泉堂听越剧唱段所言古老的祠堂  传出年轻的音乐这种从古旧的事物中发现新萌芽的强大发现力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新事物的审美偏好与审美追求。

 

诗集《从西陵渡天台山自然与历史的奏鸣天地与心灵的交响流溢着一种缱绻的古典江南情愫语言清新、柔美雅、大气,具有一种安静大美。意象古典、造境辽阔,譬如蛙声即将四起  月光就要照耀群山”(《逆流而上》)陶里的光芒/闪烁在江南的流水之上”(《在陶里》)一把二胡的流水  像另一种光芒悠扬流淌”(《刀锋岩》)这类诗句,令人读后齿颊生香当然,由于收录的题材单一的采风诗这部诗集也就难以避免地存在着采风体诗歌的某些局限性,这些也是必须要指出的。

 

2021716日。夜,于杭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