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仰望从一块石头开始”——高堂东溶《宫殿》赏读

(2020-08-27 23:29:17)
标签:

布达拉宫

分类: 评论
“仰望从一块石头开始”——高堂东溶《宫殿》赏读

仰望从一块石头开始

——高堂东溶宫殿赏读

/涂国文

 

书写雪域高原布达拉宫的诗篇有很多,但从“一块石头”的视角切入主题的作品,依我孤陋的阅读视阈来看,应该是诗人高堂东溶的“独创”。阅读这首诗,起初我认为它书写的是一座普通的宫殿。待到读到诗歌中段出现的“雪域风光

经文”“经幡等词时,我心中有了半是疑惑半是通透的预感。再往下读,一行世界之巅的有灵魂的一座宫殿”的诗句跃入眼帘,我恍然大悟,诗歌书写的正是布达拉宫。一首诗,整体上能制造出这样一种让读者渐渐开悟的阅读体验,这是一种饶有趣味的艺术“悬念”。同时,诗歌明明书写的是布达拉宫,却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布达拉宫”这个词,是它制造的另一个艺术“哑谜”。当一首诗与“悬念”与“哑谜”结缘,它一定会是一首很有看头的作品。

 

诗歌先描写布达拉宫的外形:老去的灰质贝壳遗留山顶上。没有老去的白雪”。去过布达拉宫的人都会记忆犹新,它的外墙颜色确呈一片灰白色,恰如“遗留山顶上”的一只“老去的灰质贝壳”。然而,它却是一场“没有老去的白雪”,在山顶上“一闪一灭”。诗歌进而由实入虚,由雪联想到海洋,“浩瀚般的记忆”表现布达拉宫历史的悠久。在以白雪与海洋造势之后,诗歌马上转入对石头的书写视点由高到低,从山顶转至水涯、草原、村庄,写石头可能遭遇的不同命运,表现命运的神秘和不可知性。把内心的坚固一半献给雪域风光。/一半献给羊群有圈。马群有栏。将石头拟人化,歌赞石头坚固如藏民心头的坚定信仰刻着满眼的经文/神的传播者。风吹动经幡时/一根根彩绳则携领你们是最先领悟/并在风中诵唱。有神开示/则知道一年四季的祥和该有一很好的面容。这几行诗句,描绘了一幅典型的雪域高原风情图。接着,由眼前实体的布达拉宫,展开想象与推延,四月桃花。六月抽穗。九月丰庆。/等十一月大雪静若佛面/成群结队的人们有序地进入透明似的一座宫殿”,将大地比作一座透明的宫殿,四时景致,芸芸众生,都是大地这座透明宫殿的主人。接着,诗人的思绪又从虚幻的、想象的宫殿回到眼前实体的宫殿布达拉宫——“这座世界之巅的有灵魂的一座宫殿它有石头的沧桑经历。/它有石头的坚韧。仰望从一块石头开始”,石头与宫殿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点出全诗主旨——“仰望从一块石头开始”。“从低处开始。一直仰望/云端之中的最高处。魏巍屹立即是石头闪烁的通体光芒……”,诗歌末节,抒情主人公现身,再次抒发诗人对布达拉宫的仰望与讴歌之情。

 

这首诗造境苍凉雄浑。一是历史的苍凉雄浑。诗歌搭建了一道跨越古今的历史长虹:老去的灰质贝壳遗留山顶上曾有浩瀚般的记忆”,写出了布达拉宫历史的纵深。一是地理的苍凉雄浑:“神”“佛”“经文”“经幡”“草原”“篝火”“羊群”“马群”,以及“四月桃花。六月抽穗。九月丰庆十一月大雪等等,织就了一幅辽旷高远、令人迷醉的典型的雪域高原风光图。而诗歌切入角度的独特、叙述的不动声色、造语的洗净烟火味,以及句式的长短错杂,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

 

《宫殿》是一首布达拉宫的赞歌,更是一首关乎信仰、关乎灵魂,读后予人以一种崇高感与庄严感的生命哲学之歌。

 

2020.8.27,夜)

 

——

 

宫殿

/高堂东溶

 

老去的灰质贝壳遗留山顶上。没有老去的白雪

舔着它曾有浩瀚般的记忆。一闪一灭

石子从石子里挤压出来

这末尝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它们有不同身份

有不同光斑痕影。若耐不住

则被大风撵到下面来了。

落入长河中一枕静卧。水深有鱼儿嬉戏。

浅处有水草缠绕

像团结的一个个伙伴不肯撤手独自呆着。

落在草原上则不影响草木的丰满。

落在村前村后的山坡上

有人来抬运。

砌墙筑屋,则有了挡风避雨时的一个温暖依靠。

围着篝火即是火神的守护者。

一只鸟飞倦了

就停在它的阔膀上。

等一起仰望飞旋的星空时

是你们最先像缅怀祖先们一样

敬仰之心是何等纯净。

再说把内心的坚固一半献给雪域风光。

一半献给羊群有圈。马群有栏。

有马头琴弹奏

你们生来就是最好的一个个听众。

刻着满眼的经文

神的传播者。风吹动经幡时

一根根彩绳则携领你们是最先领悟

并在风中诵唱。有神开示

则知道一年四季的祥和该有一很好的面容。

四月桃花。六月抽穗。九月丰庆。

等十一月大雪静若佛面

成群结队的人们有序地进入透明似的一座宫殿。

 

打量一座雄伟的建筑体时

我则不忘你们话,把粗糙的一个个形体

砌成方正美丽的形状。上下。左右。

和谐地排列整齐。不谈什么。且不讨论什么。

唯独关注的是这座世界之巅的有灵魂的一座宫殿

它有石头的沧桑经历。

它有石头的坚韧。仰望从一块石头开始。

 

从低处开始。一直仰望

云端之中的最高处。魏巍屹立即是石头闪烁的通体光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