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镜像、延异或结果

标签:
罗兰·巴特 |
分类: 诗歌 |
文/涂国文
他是镜像,他是延异,他是结果
翩若惊鸿的另类巨擘:符号学理论大师
结构主义思想家、解构主义的庖丁
一个无法定义的人
死亡是他的生命结出的一枚硕果
即使它未能在枝头尽情展览金黄
不可逾越与终被逾越的“S/Z”:
互为镜像的生死
反面是生:1915年出生在诺曼底的瑟堡
未满一岁遭遇父丧
正面是死:六十四岁遭遇车祸
一个月后因感染而丧生
生死之间,是他生命的第一重延异——
由母亲、姑姑与祖母共同抚养
因肺结核中断学业
却避免了征召入伍参与二战
入学遭法国重点大学拒绝
成名后他也拒绝进入这些大学任教
一个喜欢恶作剧的“促狭鬼”:一面推崇新小说
一面却将大量的热情投入对经典的解释
一边建筑庞大的符号学大厦
一边却开动着挖掘机拆毁自己的心血
拥有无人能及的狡黠智慧,所有神圣的事物
在他智慧之光的烛照下,尽显可笑和滑稽
以结构主义为信仰,站在索绪尔的肩膀上
将索氏的优缺点一股脑儿盘下来
用结构主义搭建语言乌托邦
却拿着凿子专门找寻经典隐藏的裂缝
或者在已故大师精心构筑的二元对立模式上
凿出一道道裂缝
这个一生与学院派权威相抗衡的人
头脑里毫无清规戒律可言
心中只惦念着批评家的使命:让沧海遗珠
一变而为风光月霁
他如预言家一般,随物赋形
用棍杖,在想象中划出五种符码的山水——
阐释符码、情节性符码、意义性符码
象征符码和文化符码
他手中那把开放、流动、无定向性的解剖刀
在文本肌理中任意西东
挑断现实主义“真实幻觉”的筋腱
宣布“作者之死”
他把世界与自己都剖为左右两半
让它们互相对峙,互为镜像:语言与文学
作家与评论家;符号学与神话学;建构与解构
阉割与被阉割;生命之舞与死亡之舞
在第二重延异中
他解放了能指与所指彼此咬合的链条
目标确定的所指,变动不居的能指:
“我不是我,这儿不在这儿,这儿已经流到了那儿
——可那儿也不在那儿”
一片虚无的、处子的、迷蒙的水域
延异漂流不息
片刻不作停留,一如童年传环的游戏
语言不仅是乌托邦,也是法西斯
当他对语言的崇拜达到极端时,必然走向反面
——反语言,反乌托邦
这只结构主义的变色龙,开始了
向着解构主义的蜿蜒游走
他最终出色地成为了自己的镜像、延异或结果
(2019.5.7)
后一篇:道也,进乎技矣!(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