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谓先锋?何以先锋?——简谈梁晓明诗歌

(2018-10-21 17:39:33)
标签:

梁晓明诗歌

分类: 评论
何谓先锋?何以先锋?——简谈梁晓明诗歌
(诗人梁晓明)

何谓先锋?何以先锋?

——简谈梁晓明诗歌

/涂国文

 

先锋是对既有社会秩序和文学格局的反抗。先锋诗歌是一块燃烧的中国诗歌版图。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先锋诗歌地理图景中,梁晓明是耀眼的一位

 

梁晓明诗歌是一种具有真正先锋精神诗歌,完整地体现了先锋诗歌的独立性、创新性、反叛性、超前性实验性。他早年沉浸在“异域气象”中,“放弃被理解的愿望”,一意孤行。他诗歌的创新性与反叛性,可以从他的诗歌创作观中得到佐证,譬如“不要用情感说话,要用内心说话”“诗歌是生命而不是情感”,等等。他对华丽辞藻、浪漫吟唱横溢才华的轻慢对情感、想象与完美的微词,他超出常规的词语衔接方式,等等,都与传统的诗歌创作观与言说方式大相径庭

 

梁晓明的先锋诗是一种高格调的先锋诗。先锋诗也有格调之分,如伊沙、沈浩波等人也是先锋诗人。梁晓明诗歌代表的是先锋诗的一种向上的路径,更多地指向“灵”,指向内心,指向精神,是一种“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的孤独忧伤的精神性的写作。伊沙、沈浩波等人的先锋诗代表的是一种向下的路径,多地指向的是“肉”,指向身体,指向欲望,是一种狂欢式的世俗化的写作。

 

梁晓明诗歌的先锋性主要体现在主题和写法上。伊沙、沈浩波等人诗歌的先锋性主要体现在诗歌的题材上,他们的诗歌勇于突破写作题材的禁区或幽暗区域,百无禁忌,以真实性和题材的冲击力取胜。梁晓明诗歌更多地体现在主题的深刻性与语言的奇崛上,在思想与语言两个维度强力创新并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譬如他的诗歌,多对人类命运、生与死等展开哲学的探寻,呈现出很深刻的知性与智性。

 

梁晓明诗歌很“狠”。“狠”是梁晓明诗歌区别于其他先锋诗人的最大特点所在。他追求“务尽险绝的诗歌叙述”,用词很暴力他的诗歌语言看以简洁、寻常,单刀直入,却异常有力、精确、传神、酷烈,令人惊悸。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诗歌腔调。他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语言,譬如《玻璃》等诗,对语言的“暴动”,以破坏性见长。

 

梁小明诗歌具有很大的“容留性”。梁小明说:“一个真正的诗人是:看到,竭力包容与吸收,然后自成山峰。”他没有排斥,只有吸收;没有阵营,只有容留。他的诗歌风格多样,甚至会有精神趋向和语言路径完全相悖的文本出现”。正如霍俊明先生所说,他是一个“总体性诗人”。

 

梁晓明诗歌是对西方超现实主义诗歌的一种“合理变形”,用汪剑钊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西方超现实主义诗歌的本土化移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诗坛有不少“伪先锋”,对西方现代诗歌生吞活剥,只有“西方化”,没有“中国化”梁晓明的诗歌实验,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先锋诗歌的发展影响中国先锋诗歌的走向。

 

梁晓明的中年诗歌写作开始呈现出某种“逃离革命”、回归传统的迹象。他说:“我和革命越走越远。”他为人越来越平和锋芒越来越敛藏,诗歌的知性与智性越来越强化

 

梁晓明先锋诗歌21世纪的被重新提起重新估量,对中国当代诗歌而言,具有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先锋诗歌20世纪80年代勃兴、90年代委顿21世纪仍在蛰伏。诗歌精神萎靡的中国当代,需要一股高格调的先锋诗歌精神的飓风冲击和荡涤

 

没有永远的先锋,只有永恒的经典。我们看到,诗人梁晓明为我们留下了先锋诗歌的经典。

 

2018年10月20日在梁晓明诗集《印迹》研讨会上的发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