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评论】“雪却输梅一段香”——评熊亮散文诗集《梅》

(2016-03-31 22:51:03)
标签:

熊亮

散文诗

《梅》

分类: 评论

【文学评论】

“雪却输梅一段香”

——评熊亮散文诗集《梅》

/涂国文

 

《梅》是散文诗人熊亮近两年推出的第三部散文诗集,由45个篇章构成,这部散文诗集,整体上保持了与诗人前两部散文诗集《破茧》《清明》相若的水准,其诗歌艺术与诗歌精神同《破茧》《清明》是一脉相承的。与此同时,它在对意象的处理上,又有了可喜的进步,意象组群变得更加整洁与纯粹。整部作品集以一种激荡的人文情怀和艺术的大美、一种翻卷着缱绻的家园意识和苍茫的历史意识的情感波涛、一种融古典意境与现代精神为一炉的艺术特征,抒写了诗人灵魂深处的爱与痛。它与《破茧》《清明》一起,鼎足而三,初步托起了熊亮散文诗艺术的空中花园。

 

长篇散文诗《梅》是这部散文诗集的主打作品,全诗共77个章节,体式宏大,气势磅礴。作品将诗人的生命成长史、家庭命运史和民族发展史,放置于一个宏阔的自然背景、社会背景和艺术背景中去显影,通过对梅形、梅影、梅魂、梅魄与人生、人性的勾勒与揭示,真实地描绘了诗人和自己的家庭,以及中华民族在苦寒岁月中艰难前行的身影,谱写了一曲狂荡、激越的雪梅之歌、生活之歌和灵魂之歌。诗人豪情深处“无法喊出的痛”、诗人对人间的大热爱与大悲悯,借助于排山倒海般瑰丽雄奇的想象和刀光剑影般灵动飘逸的意象,浪涛般在字里行间奔涌。“雪在卷轴的这头,梅在卷轴的那头。”“雪”与“梅”,在作品中构成了互为依存、互为映衬、互相托举的两极。

 

梅的花瓣上,滚动着时代的珠泪。诗人以梅写史、以梅证史,用饱蘸情感的笔触,追怀自己苦难的童年,呈现时代的风云变幻:“湖上有我家的茅棚三间,低矮、昏暗。”“我的梅,没有在园林生长,生在偏僻的湖洲。梅,柔弱而瘦小在洲上。”苦寒的梅,成为苦寒家庭与苦寒时代的命运底色。然而,梅的前方是春天。“那是一个梅花睡去的春天,父亲带来了好消息……拨乱反正了。父亲的不白之冤有望平反!”诗人的情思之蝶,忽闪着双翅,在回忆与现实之林中穿梭:“二胡的琴弦颤抖,茅屋上的禾草在颤抖,满树的梅立着。父亲的画像在瓷板上,有温暖的雪在外面下呢。”梅依然俏在枝头,然而父亲却已长眠于地下。诗人蘸血为墨,在个人和家庭命运的绢帛上,绘就了一幅时代的《寒梅图》。

 

这首长篇散文诗,通篇流溢着一种真挚而炽热的情愫。这情愫,不独是一种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缱绻的乡愁。“寂寥的风在卷起先祖们的身影,从雪中缓行,影缓、梅开。更鼓,在远方敲醒我的残梦。雪呀,我要与你一道回家,回家。”“鲜活的冰将我封存在哪一瓣梅影,梅影如今化作哪一处湖州上的断草呢?”“我咳出一团血,那是从记忆中生出的梅花?雪在血上泻,低沉的不是河水呜咽,封冻的河水无言。我又听见了村头的犬吠,何其寂寥何其寂静的旧时光。”这类如排箫般呜咽的诗句,在诗人怅惘的心田,汩汩流淌,载着诗人的情感之舟,向着人生的来路漫溯。

 

这首长篇散文诗的背后,坚挺着一种峭拔的诗歌精神、人生精神。诗人说,“梅之大者,在于抗冻击冰;我之求者,守诚怀实”(《自序·梅说》)。诗人“爱梅之清影,爱梅之傲骨,爱梅之不屈”(同前),他这样讴歌梅之风骨:“吹来的哪里是暗香!分明是你骨髓里的铿锵。暴雪将苦寒拉长,苦寒将你的骨朵浇铸为倔强。羞与百花争时艳,常向骚客调素琴。”那是一种刚劲的质地,那是一种风雪难以摧折的人生意志。梅对季节的抗争,是诗人的父母、祖母对命运的抗争,也是中华民族对苦难的抗争。雪在天地间漫卷,梅在暴风雪中怒放,诗人的情思在雪与梅所构筑的历史与艺术的时空中狂舞,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诗人胸膛中沸腾的岩浆,最终凝成了这样一句:“我只要做一点浮在瓣间的薄雪。在另一个季节降临的时候,与梅一同老去。”

 

这首长篇散文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了熊亮散文诗稳定的美学特征:一、瑰丽雄奇的想象。譬如诗歌由梅之红想到血、想到剑,整首散文诗,俨然一首“红色幻想曲”。二、苍茫恢弘的时空。熊亮散文诗的笔触,总是止不住向着历史深处、向着江南塞北飘逸而去。诸如“历经万里乾坤的浑然,无心的雪,降在边塞的荒丘,落在南国的茅舍。雪,轻抚锈迹埋葬了的箭簇,以雪的光芒,漂洗将军的白发,打磨尘沙深处的梅。”“雪在千年之前,雪在千年之外,多少模糊的男男女女在击壤,歌声在梅的高空辽远、回旋。风过,梅开”这类历史意识苍茫、艺术时空恢弘的句、篇俯拾即是。三、冷峭峻洁的语言。譬如:“旧纸。浓墨。点点涮涮之际,有红梅在纸上开,有断桥在驿站的不远处静待行人。”“箫,躺在雪地上,风,在吹响箫。梅花,睡在箫声里。”四、典雅高古的意境。譬如:“奔突在荒野奔突在梅影之上的雪,古道隐没,梅香隐约。我的折扇上落满白雪,风从扇底隐去。”“一页信笺载起旧日时光,静候比烈酒更烈的雪,比雪更冷的梅。”

 

这首长篇散文诗所传达出的一种生命况味,也是发人深省、耐人咀嚼的。诗人将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怀,将自己对生命的体悟和思考,一齐倾注在了笔端:“此时,梅。在梦中开放,迎着雪。在这杯酒中,炎凉融进杯中。”“我的梅花,总在夜间独放。”“在雪中,进行一场盛大而寂寥的对命运的反抗——那是生命在随雪花狂舞。”“没有援军的战场,混沌之中,唯有痴狂的绝地反击。一场没有退路的反击,一次史诗的展演。盛大而寂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深刻的体悟和思考,这首长篇散文诗才跃出了艺术的地层,获得了哲学的尊严:“点点的梅,是血的印记,在雪下绽放,壮阔的江天笼住梅的天地,我在梅下默立。都说寒梅斗雪,我偏认为梅生来是雪的伴侣。用一生的孤寂去开的梅,因了雪的装点而清高。”

 

除《梅》这首长篇散文诗外,散文诗集中的其他篇章,也多有精彩之作:或如塞上胡笳,如《楼兰》《酒泉》等;或如江南谣曲,如《谷雨》《如梦令》等。或追怀历史人物,如《夜读柳宗元》《也写海昏侯刘贺》等;或呈现日常生活,如《烟雨江南静酌茶》《雨中访介冈》等。或状写城市风貌,如《青岛城阳》《江南塞上曲》等;或展示乡村风光,如《秋月》《短歌行》等。或抒发个人心志,如《为一朵小花歌唱》《愿伴清溪隐此生》等;或书写对生命的思考,如《这一刻》《与泥土一样高贵的灵魂》等。不一而足,摇曳生姿,将《梅》这部散文诗集,怒放成一座小小的“美学百花园”。

 

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是散文诗集中的一组勾勒乡村民俗风情的作品,如《蜡染》《刺绣》《糖人》《龙灯》《剪纸》《皮影》《唢呐》等篇章,它们以鲜活的文字,还原了一帧帧极富美学和社会学价值的民俗风情图,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具有很高文化品位的精神享受。譬如《蜡染》:“蔚蓝的蜡染,在钢刀之下复活,从染缸里纯净。古老的民歌,在土布的丝线中唱响,炊烟一样袅袅,升腾的民歌还伴随着一对展翅的蝴蝶。蝴蝶的翅下,两朵菊花在盛开”;《剪纸》:“山河的影子,投射在纸上。所有的思乡都在纸上。朦胧的月色在千山峰头,眺望千年的故乡”;《龙灯》:“一条龙的队伍在春潮的大地唤雨呼风。祝福的喝彩,喊出吉祥;威风的锣鼓,激荡蓝图……”这些行将消逝的乡村旧有人事、物事,在诗人的笔端,一一满血归来。

 

熊亮在散文诗短章《与泥土一样高贵的灵魂》中这样咏叹:“那些高贵的金色油菜花,必定有着与泥土一样高贵的灵魂。”从《梅》这部散文诗集中,我们一样也能窥见诗人这种“与泥土一样高贵的灵魂”。这种灵魂的“高贵”,于熊亮而言,首先体现为一种如泥土般的本真和质朴;其次体现为一种对生活的承受和热爱;复次体现为一种对文学艺术的虔诚和执着。熊亮外表是安静的,但他的胸膛中,藏着一座活火山。无论是对待朋友、对待生活,还是对待文学艺术,熊亮都是一个质朴如泥、热情似火的人。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016,3,31,。杭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