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评比初中组复评札记

标签:
第八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复评 |
分类: 随笔 |
第八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评比初中组复评札记
文/涂国文
(本文纯属个人意见,不影响最终评比结果)
今年浙江省少年作家协会分配给我的任务是做初中组复评委。这已是我第六次为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的评选工作效劳了。作为省少作协导师团导师,参与征文评比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我也对自己能继续为浙江省少年文学事业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而感到荣幸。我从事中小学语文报刊编辑工作十余年来,主持创办过三份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学语文和少年文学报刊,至今共参与了五份不同的中小学语文报刊和文学报刊的编辑工作,一直都在做青少年儿童语文素养和文学素养的培育工作,所涉足的报刊,占据浙江省中小学报刊的大半壁江山。浙江省中小学语文新圃和文学新圃中,洒落着我的汗滴——这是我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这次大赛组委会秘书处给我邮寄来了120余篇(部)文学作品,文字大约近70万字。最长的一部作品有20余万字,最短的也有千余字。初次看到厚厚的一大沓征文稿件,我头皮发麻,心头发憷。白天工作太忙,只好利用晚上苦干。连续熬了几个夜,终于把这近70万字一篇一篇读完,并且认真比对,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根据大赛组委会秘书处的要求,最后遴选出我个人认为最好的6篇征文,并将评比结果回传给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我推荐的初中组征文前6名分别为:《偷渡大侠历险记》(徐轩昂)、《小勇士》(陈凯丽)、《星》(李小雨)、《喜马拉雅山的唱诗人》(张文)、《殇》(黄彦佳)、《莫凡》(胡妍),另推荐6篇候选作品,它们分别是:《梦饮千樽》(朱嘉娣)、《雕栏犹在》(彭金梅)、《剥落的世界》(钱文婧)、《镜》(吴恺婷)、《琉璃》(杨子怡)、《神人》(俞郑欣)。
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由浙江省教育学会和浙江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本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的评比沿袭惯例,共评比12名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其中小学6名、初中3名、高中3名。大赛分小学A组、小学B组、初中组、高中组四个组。评比分海选、初评、复评和终评四个阶段。复评每组四个评委,每个评委按得分由高到底,推荐6篇文章,提交终评大会进行评议,最终确定3名本组的“少年文学之星”。
本次大赛共收到来稿5万余份,大赛组委会秘书处组织人员进行初选后,每组挑出120篇左右的佳作,发给相应的复评委进行评比、打分。因为经过了海选,发给我们的作品,整体质量都不错,有些作品,令我这个从事了近三十年写作的人都感到震惊。后生可畏!佳作太多,名额有限,加上每个评委的文学趣味和审美眼光都不尽相同,我们只能保证所遴选的作品都是上乘之作,却不能保证所有上乘之作都被我们选入。遗珠之憾,在所难免。
在复评过程中,我个人秉持的推荐标准有三:一、在长篇作品与短篇作品中,向长篇作品倾斜;二、在主题和语言中,向语言倾斜;三、在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中,向现实题材倾斜。原因在于:一、长篇作品能综合考察一名学生对题材的驾驭能力、结构篇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主题是可以瞬间确定的,而语言需要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文学之星”,首先应该是“文学语言”之星。三、历史题材可变空间太大,自由程度高;现实题材可变空间相对小些,受到的限制更大,“戴着镣铐跳舞”,更能见出艺术功力。
虽说比赛重在参与,但对于“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这样一个动员了全省数十万中小学生的规模宏大的赛事来说,为了避免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我还是要对所有参赛的学校、老师与学生,给出如下三条建议:一、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文学创作竞赛活动,要投文学作品,最好不要投常规作文。二、千字文最好不要投。人家投来的是一部10—20几万字的中长篇小说,你投来的是一篇千字文,除非你的千字文艺术功力超凡,一般来说,是无法与人家10—20万字的中长篇作品同台PK的,因为不在一个量级上。三、作品反映的最好是现实题材。现在各类参赛作品中,玄幻、穿越、武侠、历史类作品太多,这类作品固然有助于驰骋想象,但也带来了一个弊端,即高度同质化,难分伯仲。反映现实题材,比较容易从中脱颖而出。
附:前6名作品推荐语——
1.《偷渡大侠历险记》(徐轩昂)
(略)
2.《小勇士》(陈凯丽)
(略)
3.《星》(李小雨)
(略)
4.《喜马拉雅山的唱诗人》(张文)
(略)
5.《殇》(黄彦佳)
(略)
6.《莫凡》(胡妍)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