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意的·思辨的——浙江省2014年高考作文题点评

(2014-06-07 12:22:03)
标签:

浙江省高考作文

点评

分类: 教育

                       诗意的·思辨的

——浙江省2014年高考作文题点评

/涂国文

 

今天上午9点开始的语文高考,标志着浙江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开始进入了第二个十年,也就是已经进入第十一个年头了。在过去的十年里,尽管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也曾引发过较大争议,并且2013年因为校对方面出现问题遭到广大网民的吐槽,但总的来说,命题是在一条较高的文化品格的雪线上运行,体现了命题者对高考作文命题审慎的研究态度和对全省数十万考生前途负责的精神;命题水平应该说在全国居中上游,与浙江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和教育大省的地位较为相称。

 

回观浙江省历年自主所命的高考作文题(2004:《人文素养与发展》;2005:“一枝一叶一世界”;2006:“生有所息,生无所息”;2007:《行走在消逝中》;2008:《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2009年:《绿叶对根的情意》;2010:《角色转换之间》;2011年:《我的时间》;2012年:《站在路边鼓掌的人》;2013年:《三句话看青春》),我们可以看出一以贯之的求新、求变的思想。在过去的十年里,浙江省高考作文题一直在发生着从宏大叙事到心灵文本,从社会文化到日常生活,从公共话题到自我存在,从群体意识到个性体验的微调和流变,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考察高考作文命题的成功与否,有两个重要的维度,即人性的维度和学科的维度。所谓人性的维度,就是看命题是否充分尊重考生的自我生命存在和自我生命体验,是否有利于考生充分驰骋自由的写作意志,是否为考生的个性化表达创设了充分的写作空间。凡不尊重考生的个体生命、束缚考生自由写作意志的驰骋、为考生提供的个性化表达空间逼仄的命题,就是失败的命题、坏的命题。所谓学科的维度,就是看命题是否紧扣高中作文教学体系,是否尊重考生的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是否做到了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凡游离于中学作文教学体系之外,不尊重考生的知识和阅历,不能做到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命题,就是失败的命题、坏的命题。

 

今天的全国语文高考,共有20个不同的作文题目。浙江省高考作文题为《门与路》,材料作文:“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个题目以前面所说的人性和学科的两个维度去衡量,应该说是个还不错的题目——

 

一、富有诗意,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二、难度系数不大,考生人人都有话可说;三、给考生提供了一个比较大的写作空间,从文体上说,它可以写成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也可以写成思辨型很强的议论文,适合考生个性的发挥。同时,因为对“门”与“路”的寓意,不同的考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助于考生写出个性不同的文章。四、将“大学之路”这个话题呈现在考生面前,体现了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生活的意旨;五、《门与路》这个命题,与高三语文教材体系也结合得较为紧密(高三语文教材<</SPAN>下>的第一单元主题就是“人生与规划”。考生可以这样理解:“门”就是目标,“路”就是规划;“门”就是理想,“路”就是探索);六、题目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有利于考察考生的思辨力。

 

总而言之,《门与路》这个题目秉持了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体现了在稳健中前行的命题特点。

 

 (点评人:涂国文,国家二级作家、原《中学语文报》执行总编辑。作文教学案例浙江省一等奖和全国一等奖获得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