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关于我的报道。存念。

(2014-05-27 21:17:17)
标签:

微童话写作

教育写作

分类: 教育
“微童话的写作”走进衢江一小
2014-05-26 14:58 来源:衢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 编辑:admin 作者:衢州市图书馆咨询部 点击: 68

    5月23日下午一点半,衢江区第一小学报告厅人头攒动、掌声如雷,五年级的全体学生和任课老师齐坐在报告厅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由衢州市图书馆特邀的专家学者涂国文老师作精彩讲座“微童话的写作”。
 
    微童话是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种儿童文学新文体,以其微短小精悍、想象丰富、故事生动、情趣盎然,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和家长们的欢迎。由于受到140字的篇幅限制,创作微童话,是一件十分有趣、好玩而且富有挑战性的写作活动。涂老师从“什么是微童话”、“童话基础知识”、“童话创作的基本技巧”、“微童话创作的特殊要求”四个方面引入,归纳十点怎样的微童话才是好的微童话,畅谈“微童话的写作”;并与学生们一起分析和赏评盛子潮和冰波的微童话,领略微童话的艺术魅力。涂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幽默风趣的言语,期间众口一词的朗读和互动,使在场的学生都沉浸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最后,涂老师鼓励学生们多多创作微童话,并热忱欢迎学生们踊跃投稿,并留下自己微童话的投稿邮箱。

    涂国文老师是原《中学语文报》执行总编辑、《作文新天地》杂志创刊主编、《少年作家》杂志创刊主编、《语文周报》浙江地区专版创刊总编辑、作文教学案例浙江省一等奖和全国一等奖获得者;浙江省语言学会中等学校语言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主任。

    此次活动是衢州市图书馆主办的柯山讲坛2014第三场报告会。衢州市图书馆在馆舍搬迁后,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馆门,走进校园、社区,合力打造书香校园、书香城市,开展阅读沙龙、讲座、阅读接力等一系列活动,真正让孩子们走进阅读世界。
 
与教育同行,与发现同在
——记《教育·发现》2014年教育写作论坛
来源: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日期:2014年3月7日   

 

    已是三月,室外依旧料峭轻寒。教师进修学校会议室内却是暖意融融,来自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四十几位教师作者,带着对《教育·发现》杂志最热忱的祝福于此相聚。

 

    回顾过去,王小庆老师将“真实、可读、喜闻乐见”作为杂志征用稿件的标准,他将大量的心血注入在《教育·发现》上。1年,从无到有;12个月,从粗糙到完善;365天,从无人知晓到名人侧目。迎着数百个朝霞,伴着无数个余晖,我们欣喜地发现,《教育·发现》在迅速成长。它“安内”,基于教师的教育生活和本区的教育探索;它“攘外”,将引入外埠作者,将跨区合作,从而为教师打开教育的视野。如今,它正迈着它轻盈的步伐,走出拱墅,走向未来,使拱墅这块教育的热土,让更多的人发现和了解。

 

    教师进修学校吴朝辉副校长特地前来参加会议。吴校长肯定了一年来《教育·发现》的发展,指出它的品质已经在教师群体中赢得了较好的口碑,并希望它在2014年能更向前迈进一步。吴校长热切期望各位老师能对《教育·发现》大力相助。只有老师们帮助,教育杂志才能更快、更好地成长。

 

    所以,无论是过去辉煌的成就还是未来美好的建筑,都离不开背后默默支持的学校和老师们。老师们积极写作、投稿,为《教育·发现》提供了大量优质稿件。为了感谢各位辛勤付出的老师们,杂志社精心为每位作者准备了书籍、杂志等小礼物,正所谓“礼轻情意重”,这些礼物包含着杂志社对老师们最诚挚的谢意。

 

    为了使老师们更清楚地了解教育写作,《教育·发现》杂志社特邀原《中学语文报》执行总编辑涂国文老师为大家做了一场题为《教育期刊需要怎样的教育写作》的讲座。涂国文老师集诗人、作家、思想者、出版人、教育工作者为一身,著述丰富。他崇尚“无目的写作”,推崇作家的精神格局,在国内教育界产生过较大影响。

  

    涂老师从“什么是教育写作、中国有哪些教育期刊、教育期刊需要怎样的教育写作”三个方面,对教育写作进行了具体阐述。

 

    什么是教育写作?涂老师指出,广义的教育写作包括学校教育写作、家庭教育写作以及社会教育写作三大形态。教育写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所以近年来全国广大教师纷纷加入到教育写作的行列,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教育著述。涂老师也为大家例举了许多名师的教育写作书籍,为教师们打开了眼界。

 

    虽然身在教育界,但多数老师对中国有哪些好的教育期刊不甚了解。涂老师首先为大家厘清了“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和“核心期刊”的区别,又向大家解释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的区别。有独到思想和见解的涂老师提出,“金字塔”的比喻更符合中国教育期刊的真实状况,因此教师在投稿时,要有的放矢,避免盲目。

 

    在对教育写作和教育期刊做了相关解释后,涂老师用较多的时间向各位老师讨论了“教育期刊需要怎样的教育写作”这一问题。这也正是各位在座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涂老师从实际出发,给各位教师提出“五有”建议:心中有期刊、心中有读者、心中有市场、心中有编辑、心中有规范。做到这“五有”不易,但若能做到,就能为各种教育期刊提供优质的稿件了。

 

    最后,涂老师指出,真正的写作应该是一种生命的呼吸,一种受生命驱使的思维表达活动,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它与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都是一种生命的必需。他呼吁教师要“用思想赢得尊严!”

 

    涂老师的讲座让在座各位教师受益匪浅,王老师则用“大开眼界、大受刺激、大获启发”来表达他自己的感受。

 

    讲座过后,杂志社还邀请了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的罗才军老师和杭州市明德小学万毅利老师与大家分享写作与投稿经验。罗才军老师直言:杂志对作者有要求,作者同样也对杂志有要求。他之所以投稿给《教育·发现》是因为喜欢:喜欢它的名字,喜欢它的风格,喜欢它的编辑,也喜欢它的真实,更喜欢它的务虚。这一连串的喜欢,表达了罗老师对《教育·发现》的偏爱。而手持自己孩子稿费单的万毅利老师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她已经在《教育·发现》上发表了3篇文章了,从教育日志到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研究再到对特殊学生的关注,她详细跟大家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她用她手中的稿费单告诉各位老师,教育写作并不难,只要记录身边的事,就是最真实的写作。

 

    临近4点,会议已至尾声。窗外仍是细雨霏霏,但毕竟是春天了。你看那枝头悄悄钻出的绿芽儿,寒冷也已抵挡不住它蓬勃的生命力。如同我们的《教育·发现》,它一定会带着我们美好的祈愿和祝福,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