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武志强:《苏小墓前人如织》读后感(新散文网)

(2009-10-11 15:34:29)
标签:

思想随笔

涂国文

苏小墓前人如织

评论

文化

分类: 评论

《苏小墓前人如织》读后感

文/武志强

 

    收到涂国文先生的新著《苏小墓前人如织》,开本1/16,洋洋洒洒373页,这本千里迢迢通过邮路而来的书,沉甸甸的,捧读之下,感受着先生的古道热肠,觉得不写点什么内心是不安的,于是就动笔写。写也并非专要说溢美之词,只是要写出自己的真实读感。

 

    但当我动笔准备写的时候,却发现了写作的难度,因为它所涉及的思想范围很广博,恐怕我笔力不逮,把珍珠当玉器评了。看来只能挂一漏万的写点杂感了,不妥之处还望先生鉴谅。

 

    从书名上看,原以为是单纯的抒情散文集,看后才知是厚重的思想随笔集。读这本书,启悟不少,感想很多,读《灵魂二十一克》一文,我想说的是,国文先生的文字就是有灵魂的文字,他的文字是有灵魂的重量的。他的文字以思想的犀利锋芒见长,但也不缺乏柔情优美的文笔,能以一种热烈的气息吸引你。

 

    原以为《苏小墓前人如织》一文是一篇单纯优美的抒情散文,结果到最后却见出笔锋泼辣的思想文字,这也正是国文先生的文字特色。“苏小小,你当初遗言葬在西泠桥头,真是一个大错特错的决定。你实在应该学一学那些贱如蝼蚁的草民,让自己的芳骨,湮没于荒山野岭之中。因为只有在那儿,才没有人去打搅你的清梦。你长眠在这游人如织、熙来攘往的繁华世界、慕才亭中,将永世不得安宁。你将依然不断地被游客轻薄,就像你当年在翠花楼中,不断被肉体和铜钱所骚扰、所轻薄一样——”

 

    这是苏小小寂寞凄冷的魂骨在哀吟,这是深情动人的文字啊,也是面对现实,颇多感慨的文字,读着这样的文字,你心焉能不动容,并在自己的内心有所思考。这类读后值得思考的文字在书中多如星光,遍拾都是。

 

    读国文先生的文字,始终感受到的是作者一腔热烈的气息,对世情、对时风、对乡物、对文学、对人心的描述和针砭,往往独见机杼,切中时弊,痛快淋漓,有一种酣畅的感觉。在我眼里,国文先生的文字就像暗夜里燃烧的一支火烛,为了它能燃烧的持久,我并不愿它太热烈了些,因为我担心热烈而不能持久。因为这让我想到自己的从前,那时我也在文字里由于青春的热血涌流而热烈,但不久我就阴柔了,因为我感到自己身上缺乏力量,这使得我不能持久。而国文先生的文字现在是热烈的,热烈而不失理性,他是一个坚定的生活者,为文者。惟愿先生能持久绽放文字的光芒吧。

 

    如果说在“莼羹之思”中读出的是日暮乡关,一腔悲情悯人的文字,那么在“词语快跑”一辑中我读出的则是国文先生纵横四方,扫荡一切的战斗的气息,作者笔锋所指,能感到刑天舞干戚式的血脉贲张,热血沸腾,虎虎有种“怒”气,这“怒”就是文字的生气。看看这些标题就能感觉得到,这些对文化、对文学一针见血、议论风生的文字,是很值得有心人静下来一读的。因为这里面浸透了国文先生的思想精髓啊。阅读中,我甚至能感受到先生的文字在以那种血流的速度在传遍我全身,给我异样的温暖和力量,真的很鼓舞人心。

 

    世上不公不平事太多,值得我们议论生发的事也太多,甚至令人想入非非,被牵着鼻子走的事也太多。国文先生是心明眼亮的,在灯红酒绿闹哄哄的都市,他骑着单车穿行,他不会迷路,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文字见识,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他同时也在不断追求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寻求着改变,这改变就是他在一天天进步,取得大家有目共睹的成就,他以此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敬佩之余,更叹服先生洋溢在文字里的热情和勇气,他有一颗热切直剖无惧的心,我甚至想说他的文字是有胆量的,不怕得罪谁,这是很值得我学习的,也是我学习不到的。这正是国文先生精神上的难能可贵之处,也是使他的这本书最闪耀光芒的地方。

 

    国文先生同时还是一位有才情的诗人,我是个诗的门外汉,一向把自己看作一个不会写诗的人,在此评论“黛玉葬花”一辑中的国文先生的诗作确是显得有点班门弄斧,难免要说些门外话,但我还是要说一点,因为这些诗歌是精致而美的,见出了国文先生心灵柔细多情的一面,你看他写黛玉葬花,写的多么催人泪下、令人心碎,这孤芳自赏的人儿,走出院门,她要葬花了。

 

    花的小肩   栖着一柄

    比她还小的

    花锄

    从潇湘馆里走出

    走进《石头记》

    葬    林黛玉

 

    枝上的黛玉    一半儿桃红

    一半儿李白

    恍若她的身世

    杨柳槐榆     扬起满天的

    游丝飞絮

    软系春榭     轻粘绣帘

    ……

   

        看这诗句写的多么柔肠百转,缠绵悱恻,写出了这女子葬花的锥心泣血的心思,和那无可挽回的命运结局。读后,把我的肠子也断了几截,所以我对这首《黛玉葬花》一再玩味着品读,我不怕把自己的肠子再断几截,因为我喜欢,我被这些诗句深深吸引了。除了黛玉,李清照、鲁迅他们也都在国文先生的诗歌中复活了。

 

    当然,现在国文先生不写诗了,这是他从前的诗作,青春的一个见证,这会让你在这本书中看到先生的另一面,他也是个多情男儿啊。伟丈夫也是多情的。我读国文先生的诗作很少,这是有限的几篇,但就这有限的几篇读过后,已得了一个鲜明的印象。

 

    从国文先生的照片上看,先生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一脸清气,真想不到在他的身体里面藏着火一样的热情啊。我是欣赏国文先生的为人为文的,我也看到了他穿透骨头的文字的美的硬度和力度。阅读中,先生一再以文字调动着我那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低沉、消极、阴暗了的情绪,把我提升上来,逼迫着我与他走到同样的高度,一同审视这个世界,审视这个社会。读着这样的文字,我就想,我们还能麻木的活着吗?我们还应该这样麻木的活着吗?这样一条疑问的鞭子一直在抽打着我,直到合上书,这鞭打仍在,我的心情久久都不能平静。

 

    正像国文先生自己说的,他的文字是忠实于自己心灵的。他用文字书写他的心灵和生命,笔力所触,展现着他思想的力度,体证着他的个性追求,在阅读者则是一笔丰厚的阅读享受。感谢国文先生给读者奉献出这本《苏小墓前人如织》随笔、文学评论再加诗歌的著作,感谢国文先生寄赠这本书,衷心祝愿国文先生在未来取得更辉煌的文学成就。

 

                                                                                                                     武志强

                                                                                                                 2009-10-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