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历史小说:空山红尘(《苏曼殊情传》)35

(2009-05-13 17:20:05)
标签:

长篇历史小说

空山红尘

苏曼殊

情传

留学日本

文化

分类: 小说
2  


苏曼殊在广州意外地遇见了自己在香港皇娘书院读书时的同学张文渭。张文渭因为家境贫寒,两年前从皇娘书院毕业后就辍学了,来到羊城一家小杂货铺做小伙计。 

  

同学相见,分外亲热。两人将离开皇娘书院后的情况互相作了个简短的介绍,都没有想到才几年工夫,各自都竟然经历了那么多坎坷。特别是苏曼殊这些年来所遭遇的磨难,更是令张文渭感叹唏嘘。 

  

“玄瑛,你从庙里跑出来了,正没个去处;我在这里给人当伙计,也没多大意思。不如我们去一起去上海看看吧?”张文渭提议道。 

  

“去上海?”苏曼殊有点犹豫,“我们在上海又没个熟人,去那儿做什么?” 

  

“不是听说你父亲在上海做生意吗?我们去找他好了!”张文渭说。 

  

“找他?打死我也不会去!”苏曼殊连忙摇头,“再说他早已离开上海回沥溪了,就算我们去找也找不着!” 

  

“那……”张文渭挠挠后脑勺,神情沮丧。 

  

“噢,我想起来了!”苏曼殊忽然兴奋地叫了起来,“我过去好像听说有个姑妈在上海,在徐家汇开了家名叫什么‘林家铺子’的绸庄,我们可以去找找她!” 

  

“那太好了!”张文渭跳了起来。 

  

几天后,两人搭乘由广州开往上海的火车,来到申城,展转找到了苏曼殊姑妈家开在徐家汇的绸庄。 

  

尽管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侄子的面,姑妈对苏曼殊的到来依然很高兴。毕竟血浓于水。哥哥苏杰生生意不顺回沥溪去了,侄子从广东来投奔自己,也是一件暖心窝的事情啊。她马上吩咐下去,好菜热饭,盛情招待侄子和他的同学。 

  

表哥林紫垣对表弟的到来,也表现得挺开心。林紫垣的父亲早亡,是舅舅苏杰生一直在帮衬着他们娘儿俩,并且把他栽培成人。舅舅对他有大恩大德,没有舅舅,就没有他林紫垣的今天啊。现在表弟来上海了,无论如何,他都得好好地尽尽心意,把自己对舅舅的感恩之情,报答在表弟身上。 

  

帮着母亲把表弟和同学安顿下来后,林紫垣特意停下手头的事情,陪着苏曼殊和张文渭,在上海足足转了三天。 

  

苏曼殊和张文渭都是第一次来上海。那碧波粼粼的黄浦江,那高高的摩天楼,那闪烁变幻的霓虹灯,那熙来攘往的街道,那红灯绿酒的市声,那花样百出的各色小吃甜点,甚至,那混合型的城市方言,都让苏曼殊着迷。他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疯玩了几天之后,这天晚上,苏曼殊、张文渭和姑妈一家正围坐在一起吃饭,林紫垣忽然对苏曼殊说:“表弟,过些天我就要去日本,到横滨开一家绸缎分行。这几年中国有很多年轻人都跑到日本去留学,我思忖着也把你带去,让你到那儿读书。舅舅过去对我们家帮助很大,现在我有这个能力了,也想帮帮你们。你在日本的学费由我来出。你看怎样?” 

  

“去日本?那太好了!”苏曼殊惊喜得站了起来。从日本回国离开母亲已有大半年时间了,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啊!再说自己也曾在上野的东京美术学校学习过一段时日,回日本去继续学业,好事一桩啊! 

  

“玄瑛要去日本留学?那好哇!”张文渭也高兴得叫了起来。他转头对苏曼殊说:“我们皇娘书院的同学郑贯一去年就去日本了,冯懋龙更早,三年前就到日本去了!” 

  

“真的?”苏曼殊听了,更是喜出望外。这几年东西飘零,对那些老同学的动态他是一点也不知晓。 

  

“不会有错!”张文渭肯定地说,“他们都给我写过信呢!” 

  

“哦!”苏曼殊点点头。忽然,他说:“文渭,不如你与我一起去日本吧!” 

  

“去日本?这……”张文渭无语。家里经济拮据,去国外留学的事,他从来就没有想过。 

  

“你同我一起去嘛!”苏曼殊拉着张文渭的手,热切地望着他,诚恳地说。 

  

张文渭低下头去,满脸忧色。去日本留学,他当然愿意,可是,钱呢?不要说在日本的学费,就是去日本的船票,他也买不起啊。 

  

“表哥,您帮帮我同学吧!”苏曼殊忽然抬起头来,对林紫垣说。 

  

林紫垣猝不及防。他没有想到表弟会向他提出这么一个请求,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餐桌旁的空气凝固住了。 

  

“表哥,您就做个好事吧!只要帮我同学买一张去日本的船票就行,至于到日本以后的学费,他自己另想办法!”苏曼殊生平第一次求起了人。 

  

张文渭低着头,心里却巴巴地在静候着林紫垣的答复。 

  

“这……”林紫垣的大脑在飞快地转动着。不是他林紫垣吝啬,帮助表弟乃他的份内之事,而张文渭是个与他毫无关系的人,他实在没有帮助的义务。然而既然表弟已经开口了,他也感到不好意思拒绝。 

  

“行!”过了半晌,林紫垣终于作出了决定。 

  

“表哥万岁!”苏曼殊搂着林紫垣转了起来,“吧嗒”一声在表哥脸上亲了一口。 

  

一桌子的人全大笑起来。 

  

“谢谢表哥!”张文渭激动难抑,走到林紫垣身边,深深地鞠了一躬。

 

1898年秋,15岁的苏曼殊和同学张文渭一起,随表哥林紫垣,漂洋过海,重新回到日本横滨,进入大同学校就读。

 

大同学校为中国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万木草堂”弟子徐勤、汤觉顿等旅日华侨所创,学校门额“大同学校”四字乃康有为亲笔所书。学校课程分乙、甲两级,乙级单授中文一科,甲级则授中、英文两科。按照规定,苏曼殊和张文渭这样的新生,必须先由乙级低段班读起,再读乙级高段班;之后是甲级初段班、甲级高段班,一共四个学年。在苏曼殊的请求下,林紫垣为张文渭先垫交了一个学期的学费。两人起初都寄居在林紫垣家,没过多久,便一起从林紫垣家搬出,同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租金最低廉的“下宿屋”住下。

 

张文渭到达横滨后,马上给广东老家写去一信,告诉父母自己已到日本横滨留学的消息,并请求父母设法为自己筹措学费,归还林紫垣。父母收到张文渭的信后,愁肠百结。儿子能去日本读书,做父母的自然欢欣,然而到哪儿去筹钱啊?儿子的学费,就像千斤巨石一样,压在了夫妇俩的心头。好在张文渭有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堂叔,义薄云天,得知堂侄的处境,慷慨解囊,这才解了张文渭父母的燃眉之急。

 

钱很快就寄到了横滨。张文渭把它还清了林紫垣垫交的船费和学费后,所剩无几。而苏曼殊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林紫垣对他的资助,每月只有十元日币,仅够房租与膳费两项。为了省钱,两人晚上不敢点灯,吃的也是掺了石灰的米饭,过着最穷苦的生活。好在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苏曼殊从欧洲学成回日本的大哥苏煦亭(苏焯),不知怎么地得知弟弟来横滨求学的消息,找到学校,给了他一些钱,同学俩的生活才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这时,苏曼殊为自己取了个学名:“苏子谷”。特立独行的苏曼殊常常一副光头、一袭僧衣,并常常在空闲时间绘僧像、念佛经,以之为乐。没过多久,全校同学便都一起叫他“苏和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