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服装设计韩国80后美女北京私房照女人装性感自拍写真情感 |
分类: 生活与相对论 |
http://s16/middle/48f6647dg81305f8f341f&690
女孩回韩国了,扔下我一个人在北京。她出生在80年代,生长在韩国某小城。她来中国,她学服装设计。她的设计以韩国流行元素为素材,以中国80后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为创意灵感,不经意间建立起了一种独立的自我对话的服装语法。
女孩独自一人来到中国,内心本能的坚韧面对成长与现实的摩擦,为了挣脱异域他乡的苦闷和孤独,试图以服装的艺术获得安慰。女孩的世界是一个受异国文化制约的世界,虽然离开了却依然很难挣脱。在生活中她即是柔弱易损的,同时又是执着果断的,充满着希望也潜伏着危机。在一个飘雪的冬夜,在一个升着地暖的中式茶馆,我们相遇并相识。在一段美好的记忆与回忆中她离开了中国,一幕幕发生在生活中虚拟对立的画面,却正是她和自己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http://s11/middle/48f6647dg81305f6166ba&690
女孩回韩国后的生活交织着现实,在慢慢地改变,我希望她的生活和这一系列的服装设计进入一种更广阔的世界。这是对她的生活特别是她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演绎,拖延着她从女孩变成女人的过程。如今的女孩子们能够更容易地得到她们想要的糖果和一切美丽的东西,同样她们也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和孤独。她们开始将目光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并形成了独特的自我服饰理念,哪怕这些很自我的服装有些不堪抑或青涩。
http://s4/middle/48f6647dg81305f709ff3&690
女孩回韩国是因为归属感的缘故,她说在北京没有归属感,韩国才是她真正归属的地方。对“归属感”的思考始终吸引着她。人们身处不同群体的身份认同——这个问题给她带来的困惑和启发源源不断。“她的服装”中的人们,脸部被隐去,渐渐融入黑色的背景。反之,人们的服饰却被“提亮”,显得格外鲜活。“脸”与“服饰”的关系被突出,似乎在人的肌肤与外在包装之间提取出一片真空地带。而她的思考恰恰填补了这“赤裸”与“穿着”之间的真空地带。
和女孩分开后,独自一个人在北京。每一天中发生的事情都在启发着我。我现在住在北京的某个角落,这里混杂着各种各样的种族群体,不同文化背景延续着各自声色各异的生活方式。我生长的地方文化单一、宁静。北京则完全不同,它不断挑战着我的价值体系。在如此丰富,甚至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对于一个目标,我学会通过无数种方式去实现。这和我曾经的习惯性理念大相径庭。而我对女孩的思念,则大部分融化在我做最平凡的生活琐事中,比如晾衣服、煎鸡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