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如何注重穿和吃的?
(2010-01-18 16:38:03)
标签:
粉丝斋戒《论语》孔子时尚电影生活美食文化 |
分类: 生活与相对论 |
这几天我在北大学习的课程都是讲《论语》的,学了论语就不得不谈论一番孔子。我虽然算不上忠实的儒家思想的信徒,但是对孔子却是超级的崇拜,像粉丝崇拜偶像一样超级狂热。既然是粉丝,当然就对“偶像”的生活隐私最有窥视欲。幸好孔子的这些学生们也和我一样对老师的隐私有窥视欲,这些“狗仔队”们对老师平日的一动一静,一衣一食都作了审视并详记在《论语》第十章的《乡党篇》里。
本雅明说,新时代的富人,学会了旧贵族的所有缺点,惟没有学会他们的品味和趣味。来看看孔子的私生活是怎样的。
先来看看孔子的穿着。他说,衣服不要用天青色、黑红色镶边,颜色不正的布料不要用来做礼服。夏天在家穿棉或麻料汗衫时,如果要外出就得套上长袖的外套。冬天穿着,黑衣配黑羊皮裘,白衣配白鹿皮裘,黄衣配黄狐皮裘。在家可以穿宽松一点的皮裘衣服,但要把右袖挽起一点,方便干活。睡觉的被子要比自己的身体长1.5倍,要穿宽松的睡衣入睡。除了吊丧,平时穿衣服都配挂玉佩或其他的装饰物。除了正规的礼服,一般场合穿的便服要裁短一些。每月初一,必定穿朝服(也就是现在的制服或者工作服)去上朝。每逢斋戒必定要沐浴,然后换上素雅的衣服,而且要是布料的。斋戒时,要搬到一个人的寝室里睡,不和妻子同房,只吃素食。
再来看看孔子的饮食。食物追求做的越精越细越好。食物放久变味,鱼臭肉烂,不食用;颜色难看,不食用;气味难闻,不食用;烹调不当,不食用;不合时令,不食用;切割不方正,不食用;味道做的不鲜美,不食用。少吃肉多吃饭,可以喝点酒,但不要喝醉。用餐时适当配一些姜,但不要多吃。对无产地、无日期等来路不明的酒或熟干肉等食品不食用。
真是追求精致到极致啊!精神追求达到圣人地位的孔子,物质生活同样追求极致。其实这并不能说是孔子腐败,而是他对生活艺术的追求与精神价值的完美融合,在实用之外找到精神层面的附加值。我们应该看到一位精神富有的圣人是怎么生活的,抑或是人就应该为追求美好的生活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