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园沟通策略

(2012-06-11 19:33:56)
标签:

杂谈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以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由于教师与家长角色地位不同,文化修养不同,教育观念与方法不同,在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存在很多不一致,在幼儿园中,由于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不够或在沟通中缺少技巧而引起的误会是幼儿园常见的事情,这些都会影响家园合作的顺利进行。

一、家园沟通的前提: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之前,必须要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包括幼儿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政治面貌以及家长的文化、品德修养水平、对子女的教育要求等。

二、家园共育要注意的方法:

1.先报喜,后报忧;先表扬,后批评。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教师要能生动地描述出其孩子在幼儿园某一环节的可爱表现,家长会从你的言谈中自然感受到你对他孩子的关爱、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并留下了教师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而面对孩子的缺点,一次只说一个方面,只解决一个问题,而不要把孩子所有的缺点错误都罗列一遍,这样只会让家长更沮丧,甚至对教师的能力表示怀疑。教师也不要指责因孩子的问题,给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带来多少不便,找来多少麻烦,给其他孩子造成伤害或有不好的影响等等,而是要强调孩子的缺点对他自身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负面影响,让家长感觉到教师的目的是为了他孩子着想,而非为了教师工作上的便利。

2.教师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对于老师来说,一定要理解家长的这份“爱子之心”,同时抱着信任的态度倾听家长的描述,切不可随意打断,更不能在语言中流露出不信任,以免使沟通变成了争执。第一、让对方表达自己的意愿;第二、使对方觉得自己被关注;第三、了解问题的症结;第四、为对方提供了一个宣泄的机会;第五、减少误解和错误,节约时间;第六、增进双方的信赖与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根据家长需求,找准沟通的切入点。不同类型的家长对孩子关心的方式不同。老人关注孩子的生活、饮食,父母关注孩子学习方面多些;母亲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过问的多些,而父亲则很少过问;小班孩子的家长关心生活事多些,大班家长关注孩子学习方面的事多些;体弱儿家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方面多些,而新入园的家长则每天都想从教师那里了解到孩子在园的一切表现,这时的家长对教师还不够了解,还没有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感,担心孩子在园受委屈,担心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够尽心,教师与家长、孩子之间正处于磨合期。教师要关注家长所担心的问题,以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为由头,展开沟通,进而再引导家长关心孩子其它方面的教育问题,以保障孩子全面和谐地发展。

.要尊重家长,多提建设性的意见,不居高临下。要注意征求家长的意见:您是怎么想的,如果我们采用……方法做他的工作,您看行不行啊?……要多提建设性意见,不要使用你应该你必须等命令性的字眼,而应该说我认为你认为怎样这些婉转、协商性质的词语,这样家长才容易接受也乐意接受我们的建议或意见。当然也不能过于谦虚,在确定无疑时,语气也应该十分肯定,让家长相信你的意见是不容质疑的。

5.幼儿在园出现状况更要及早主动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事故;还有个别孩子在一段时期内多次出现小状况,如尿裤子、玩水打湿衣袖、被其他小朋友欺负等,如果教师不及时主动地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自己胡乱揣摩,很可能会因家长的误会导致教师所做的成绩被这一点点小问题所淹没;教师自己在工作中有过失导致幼儿受伤害,是要主动承担责任的;如教师没有过失,也应主动与家长沟通,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分析,帮助孩子或家长解决问题。

6.教师与家长沟通要注重方式。营造氛围随着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幼儿教师与家长在沟通过程中,除了可使用口头沟通、电话沟通、书面沟通、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家访、家长信箱等一些常用的沟通手段外,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网络平台及电子邮件、约谈等手段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交谈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环境与时间,灵活变通的选择沟通方式,同时要注意营造轻松自然的气氛,以达到有效沟通交流的目的。
7.
掌握科学的方法——沟通技巧
1)与教育观念不同的家长沟通的技巧
有的家长重视智力的开发,忽视情商的培养;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不用管教;还有的家长认为交了钱,老师的工作就要百分百,稍有闪失就大吵大闹……
在与观念陈旧的家长沟通时,老师先要向他们反映孩子的学习效果。如今天学了什么,孩子掌握了什么,哪些地方还需要培养等,在这个过程中,把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慢慢渗透,逐步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
在与具有相当教育观念的家长沟通时,老师先要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教育目标,然后再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指导家长。
2)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的技巧
我将家长分为四种类型:随和型、表现型、分析型和支配型。
在与随和型的家长沟通时,要创造友善的环境,讲话时面带微笑,多以商量的口吻交谈,鼓励家长多发表看法。
在与表现型的家长沟通时,要多注意倾听他们的想法,对他们的积极表现要多加赞赏。
在与分析型的家长沟通时,最好先预约好时间,而且沟通时老师要附以事实、例子加以辅证、支撑,使家长更信服。
在与支配型的家长沟通时,语句要坚决果断,但要注意用词恰当,避免伤其自尊。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以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由于教师与家长角色地位不同,文化修养不同,教育观念与方法不同,在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存在很多不一致,在幼儿园中,由于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不够或在沟通中缺少技巧而引起的误会是幼儿园常见的事情,这些都会影响家园合作的顺利进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解读孩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