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年报》:报料成瘾!
(2008-06-28 12:01: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换成钱的 |
“自由主妇”博客圈里小新领导给报社当线人,尝到了甜头,并且上了瘾,立志把她小区里的修车的,卖菜的,收破烂的,送报纸的,看大门的等等一切可利用资源都发展成二级报料人。最新消息说又有了新目标,吃了饭就守株待兔般在大门口盯着。。。圈里财迷的主妇们眼红小新来“外快”,纷纷给她跟帖要电话,说成了以后双方五五分成。弄得小新云里雾里找不着北了,还一个劲在琢磨,以后是不是该做个职业线人呢?~~吼吼。
俺也当过热线报料人,手机上至今还保存着京城几家报纸的热线电话。后来遇到的多了,竟也渐渐摸出点门道来。突发事,感人事,新鲜事,一定要第一时间给报社打电话。人家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了才是热门。比如车祸吧,普通的追尾你就别打,打了记者一定不会来。记得去年在花乡,我们眼睁睁的看着两辆小车追尾,后车还掉了屁股底朝天睡在了大马路上,于是赶紧给报社打电话,谁知道接电话的小姐问到:有人伤着了吗?我被问的一楞,说,不清楚。那边就说,没人员伤亡就不算重大交通事故,记者去了也上不了版。交警会去处理的。说完就88了。
以后就吸取教训了,芝麻蒜皮的小事情我也懒得按手机键。没过多久在大郊亭桥下遇到一车自燃,司机也被困在了里头,赶紧打了热线。心想,这次是猛料,好象还是独家。果真不大工夫记者就来了。因为还有其它的事情,我们就提前走了。同事说我损,看到车着火了不想着先救人。切,没看见119正在抢救啊,我们扑上去只能更麻烦,我打热线是为了提醒更多的司机要注意保养车,免得起火了后悔也麻烦。不想过了几天,报社真打电话来让我去领报酬,原来那天汽车自燃上了报纸热线版头条了。
其实有的时候打热线也不是全为了钱。诺大个北京城,开车到那家报社,从南5环到北2环,光油钱都够人受的,好在是公车,我们老板不知道哈。进了门在前台的指引下顺便参观一下报社并不是很高但很整洁的办公大楼,去了财务室,哈哈,80大毛顺利领到手。就象小新说的:“报料一条80块,就是嘴皮子一动打个电话就行,比半天写上千字划算。”不过中午一顿饭,我还倒贴了50元。可那也是高兴的,因为俺也认识了报社时事部一大记者,美女姐姐挺仗义,给留了手机号,让俺以后有报料就直接打给她。
打那以后,我就有了职业病,心里老期待着有可报料的事发生。坐车的时候眼睛也不够用,不是往外看就是朝车里盯。记得有一次我挤公交车,售票员一边卖票,一边招呼大家,人多拥挤,请照看好自己的物品,我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包包,脑子还在想,怎么没小偷行窃呢,抓着我也好打热线啊。这么想着,眼睛就左顾右盼起来。谁知道售票员在那边嚷嚷,门口那小伙子下车吗,不下请往里面走。我以为她招呼别人,谁知一扭头,正直楞楞的看着我。我没动,她继续嚷嚷,往里走,不下别挤在门口。
刚背过身去,我隐约听见她说了句,还想混水摸鱼啊?一下,我就明白了,敢情我眼神不定,她把俺当成小偷了。汗。。。
编辑,杨海燕200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