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应该感谢鲁迅,是他老人家开了现代文人国骂之先河;还得感谢王朔,虽不是青出于蓝,但更胜于蓝,骂人骂的很痞很过瘾;韩寒骂人也非常有水平,用句不太客气的话说,这小子骂人还是很见功底的,非一日之“寒”。纳闷的是前不久半红不紫的金莎“大小姐”,在博客里破口大骂斯琴格日勒(蒙古族),好在人家斯琴前辈很讲究“民族团结”,沉默是最有力的还击,不然不知道“这出好戏”怎么收场。但私底下,不知道有多少无聊的看客,包括某些素质底下的狗崽队,狠不得把她们俩揉在一块,“宫爆鸡丁”一样的翻炒。骂得火了,才更有味道,嘿嘿,明天的娱乐新闻又有了头条。
这几天网上,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不是天后王菲,也不是大哥成龙。他们好象也没有工夫评论选秀新人。李宇春长的很Man,歌也不见得唱的有多动听,但这也丝毫不影响玉米对她的喜欢和热爱,并两次荣登美国的《时代周刊》封面。存在即合理,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就是有人看不惯,就是有乐坛"过气前辈"来炮轰:当今的选秀选手全是垃圾!于是就有勇敢的女记者站出来问:"专业人士对选秀选手普遍不肯定,偏偏好像越被骂的人,越被乐坛留了下来,这里面有矛盾的一面,大家能不能换种思维,说一些积极阳光的,譬如去年乐坛有没有让你们觉得是闪光的人或现象?”
“越骂越走红”?一个娱乐记者原本正常的职业提问,尽管当时所谓“领军”的歌星,脸色很难看,却也没有在现场说什么。不料此后却被某老牌《**周刊》主笔专门撰文骂其为:脑残记者!文章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在搞人身攻击,与其说是攻击女记者本人,不如说他在骂记者的东家。因为此主笔口口声声说自己“平时参加的研讨会不多,但是仅有的三次,都会碰上脑残的记者,而且无一例外来自《某某时报》”。
文艺争鸣,本来无可厚诽。至于骂人,也不能满口粗话,何况还是老牌大刊主笔?文学评论从来都不缺流氓,但缺少高雅的流氓。文中一句一个“妈的”,“他妈的”......好象全世界的人就他不是妈生的。纵然他也算是文坛一有点“小分量”的人物,虽然之前偶有点孤陋寡闻,从未听说过此君大名。但再有个性的人也不能蠢得把自己还原到穿开当裤的时代。现在的人包括孩子都很文明,张口就骂人的也不多了。如果再骂,读者不会以为他很痞,也不会怪他没修养,上了年纪的人会说他:“这孩子,只怪你妈怀你的时候不懂胎教,把你生出来到处咬人?
鄙视那些倚老卖老的人,喜欢对年轻的小辈指手划脚,好象他自己没年轻过一样,别忘了婆婆都是从媳妇熬出来的。更讨厌老黄瓜刷绿漆----装嫩的老歌星,别忘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虽然您天天都在“努力...努力”。冒昧问一句:廉颇老亦,尚能饭否?诚然流行的不是最好的,比如感冒。纵然您有一万个看不惯,但粉丝愿意听愿意看选秀歌手的歌,您管得着吗?最后要告诉您的是:一个歌手的人气,不是光靠骂和炮轰出来的,还得有实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