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12月我记录第三周职场故事18.我的五年旅游黑导原创文字 |
分类: 发牢骚的 |
2005年的时候,公司组织了一年一次的旅游活动,去的景点是烟台,蓬莱,威海三个城市。我也有幸去了景点参观。并且有一件工作要做,照顾好同事们,负责日常的花消。于是,在别人看来一场轻松愉快的旅程,在我,却比上班还要累。看着别人说说笑笑,嬉笑打闹,我却在算计着旅行的费用。
没办法,拿着老板的钱,我不能违心的花,既要大伙都高兴了,也要要替公司想着。我夹在中间,有点为难。尽管是团体旅游,双方都有接洽的地点。可同事们的吃喝拉撒,全包在我和主管会计身上了。
我们当地的导游很省事,把我们带到景点后,有一位自我介绍说是山东省明星导游的女孩来接团。她还会说韩国话。有意无意的在我们这些土豹子跟前炫耀几句。我用家乡话问了她几句,不想她就蒙了,连连问我:你说的什么?我说的话你听不懂啊?我反问她,她摇头。世界语知道不?她说知道一点。我有点不屑,还知道一点,这么简单的交流你都听不懂,怎么干导游的?
虽然她的脸没有红,可我知道,她开始重视起来,这个团的确不好带。
虽然她也很尽职,但我们明确的告诉她,导游的时候不要有水分,景点一个都不能少,还有一点:旅游的时候不购物。她开始纳闷了,纪念品都不买?那你们来干什么啊?我们的团长告诉她:该买东西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去买。
当下她就不乐意了,打电话给旅行社,听话音是有点抱怨。常出来玩的朋友都知道,导游介绍购物,商场是要给回扣的。
虽然她有一百个不愿意,但这丝毫不影响大伙的兴致,关键的是主管会计和我商量了一下,把节省下来的钱,给大家做补助记到工资薄上了。
这样,既保证了花消不透支,又不超出公司的规定,得到了大伙的一致拥护。在威海海滨北路、文化路一带韩货集中地,大家都买了比较称心的衣服和纪念品。
而带我们的导游,则无奈的用韩国话说我们:小气鬼。
请点击支持第三周“职场五年”相关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