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 |
分类: 发牢骚的 |
这几天上班几个女同事唠叨的很:闲着没正经事干,说家常里短来了,长舌妇。讨论最多的是甘肃的那个TMD走运的哥们,买彩票中了一个多亿!!!小A问,他结婚了吗?小B说,乖乖,那么多钱可怎么花啊?C更实际,他来北京买房吗?我给他推荐最好的别墅。看看,这就是如今的女孩,现实又直接。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闷闷的说了一句:“那个傻蛋要么是心脏病突发--惊喜的,要么隐姓埋名的藏了,新闻报道两天了,也没见露面。连卖彩票的老板也不敢再卖下去了,一个亿!!!什么概念?太诱人了,难免乐极生悲,发生想不到的事情来。”三个小女生一下不说话了,原来有时候钱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
毕竟旧历的年底最象年底,2007年最后一个多月,新年的气象也出来了,商家的各种促销活动也层出不穷。在京客隆超市,鲤鱼2.9一斤,引发顾客抢购。一大早,老头老太太们掂着大包小包排队等候。当然也有年轻人,由于每人只限买一条鱼,全家总动员来买的也不在少数。你想一下,北京早上干冷的天,7:30分左右就成长龙了,寒风中的老人们冻的可不是一般的冷。排了半天的队,为买一条鱼,便宜的也只不过块把钱,至于这样吗?可能排队买来的鱼吃起来更有味道。
其实好多的时候也纳闷,北京人买东西爱扎堆,哪怕有时候买几个馒头,也是人山人海。想起去年风靡全北京的“掉渣饼”,大街小巷,只要有“掉渣饼”的店面,就有长长的队伍在等候买,尤其是前门大栅栏北边路西的那家。生意火得简直要挤破店门,后来我好奇跟风买了一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排队买了两张,妈啊,明明是烧饼嘛?干吗叫个不阴不阳的怪名字?上面撒了少的可怜的几点肉丁,就成土家族的特产了?吃了几口,噎得我半死。大爷我上当了。后来才知道,上当的不止我一个,东西不好吃,顾客就不买帐了,当然不会再买第二次,如今的京城大街,“掉渣饼”早已销声匿迹。
话又说回来,老百姓排队买廉价鱼,可能跟物价上涨有关,专家分析跟明年举办奥运会有关系。记忆中好象1998年前后,物价飞涨一回,那时我人还小,不知道大人过日子的艰难。如今在北京生活,我撰在手里的钱,一点感觉也没有,好象是纸似的。上个礼拜老师带儿子来北京玩,小家伙水土不服,拉肚子。上了一家规模不大的私立医院,挂了两瓶水,就要了232元,教了10多年书的老师一个劲瞪眼,心疼的说:“这病在老家打一针青霉素就能治好,顶多也是十多块钱的事!”
我笑了,说,“老师啊,这里是北京。”
“北京怎么了?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作为师长的他也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狠狠的吸了一口烟。
好久,烟圈才飘散在空中...
后一篇:给听话的狗狗讨“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