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北京人和那些在京务工的外地人

(2007-09-12 15:41:07)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分类: 写成字的
 很反感媒体称呼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农民工”这样刺耳的称谓,我常这样想,农民,和工人,教师,记者,官员,一样,只是社会的分工不同,为什么单单在农民后面加一个“工”字,没听说过有教师工,记者工这样的字眼,很佩服那些造字的文字工作者,如果诺贝尔有语言发明奖,在中国,肯定有人获奖。
也不知道是北京创造了机会,还是机会成就了北京。现在在北京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你很难再找到一个“真正”的北京人。操着不同方言的,从祖国四面八方,怀揣美好梦想的人们涌向北京来了。即使遇到一个京腔京味的,仔细打听一下,不出三代,祖先也不是北京人。
其实在北京的人分两拨。北京人,外地人。惊讶“北京人”骨子里透露出来的那种优越。就是捡饮料瓶的老太太,也很有气质,一手掂兜,一手拿镊子。很悠闲的溜达...不像外来的拾荒者,背了个大包,匆匆的走过每一个垃圾筒,也不怕脏,用手稀里哗啦扒一下,走后留下一片狼藉。
在2008奥运会倒计时三百多天的日子里,不说北京人,也不说在北京“功成名就”的外地人,只看那些“参与”并“奉献”着的平时不经意间所碰到的:
奥运工程的一线建设者们,鸟巢再伟大,也是我们的工人一个螺丝,一根钢管焊接起来的;马路上清洁员,一人的辛苦换来万人的卫生;北京各单位门口和小区里的保安,辛勤的保卫着首都的安全;各大饭店和酒楼里的服务员,服务生;超市商场的营业员;为城里人创造温馨家的装修工人,甚至是走街穿巷收破烂卖水果的小商小贩。
他们大多是外地人,从事的都是最脏最累卑微累甚至是某些北京人不屑一顾的工作,工作是辛苦的,收入却是微薄的...有时还要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和埋怨。可他们还是默默的工作着,为自己,也为别人。这也是我们这个生物链上重要的一环。
举办奥运是全民族的事情,干什么工作也是分工不同。中国只有一个刘翔,我们总不能把“飞人”拉来扫大街吧?因此,不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了,才是对奥运最大的支持。虽没有直接的参与,但有着间接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