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

(2007-04-19 19:50:36)
分类: 写成字的
 隔壁住的是来自河北建筑工头一家人。孩子是男孩,六岁了。平时我们大家并不怎么联系,只知道是邻居。也许这孩子是笼中的小鸟,也许他的童年生活太单调了。他看着我们有时在家,就主动进来跟我们搭话。我同学的妻弟今年二十一岁了。因为长的瘦,看起来很年轻,所以那小子更乐意跟他玩。还拉他的手上他的家去看他的“奥特曼”和积木等玩具。
男孩叫耿宁,随他妈姓。这家伙是个“人来疯”,见了生人也不怕羞。因为孩子,大人之间的距离也近了很多。可笑的是耿宁叫我同学妻弟哥哥,叫我和我同学却是叔叔,尽管我们也才二十来岁。可见在他的幼小心灵中,喊叔叔和哥哥是有不同的特定目的。
看着他天真的眼神,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许多美好而甜美的记忆。耿宁也许有他的乐趣,但有些事情他也许永远不会经历了:他不会到河里摸鱼,他不会到树上捉鸟,他不会到池塘摔泥巴,他不会和小伙伴玩到日落西山一直到妈妈喊回家...他在北京出生,偶尔的回几次老家也不会给他很深的印象。每次看着他背着鼓鼓的书包,和我们大人上班一样坐着他爸的小车准时上下学。我知道,孩子的童年,已经被大人无情的剥夺了。我们的所谓“教育”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在根据父母的意愿培养延承他们梦想的“工具”.在“小天使”学校上学的耿宁,是否知道真正的天使是什么样的,该有怎样的自由和欢乐?
不可否认若干年之后的耿宁会是一个人才,但他可能不晓得什么是故乡。当操着一口京味普通话的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也不会有色彩斑斓般的甜蜜回忆。尽管他现在还对我们说,他有两个家,一个北京的家,一个河北的家。
"welcome  to  china, welcome  to  beijing !"
这是他妈妈掏2000元让他进英语班学会的第一句话。但当我听到一个不到六岁的孩子说出来这洋话时,并没有感觉到这“欢迎”是发自他内心的。
(原创文字)http://blog.sina.com.cn/guoxiao81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