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矿山地质中的矿体圈定

(2018-08-14 21:21:44)
标签:

矿山地质

矿体圈定

分类: 矿山地质

再谈矿山地质中的矿体圈定

 

刘先生的地质 新浪博客

(原创,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按】矿山地质在矿山采矿生产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经常有人认为矿山地质人员就是取样工,认为不重要,也不重视。所以圈矿不准确,损失贫化无法控制。


1 前言

矿体圈定贯穿矿山地质工作的多个环节,不仅仅局限在矿山的基建探矿与生产探矿中,还有采场二次圈矿。下面分别介绍各个环节中的矿体的圈矿。

2生产探矿(基建探矿)中的矿体圈定

2.1生产探矿的目的与作用

勘查地质主要是找矿,评价矿产资源,为矿山设计与开发提供依据。勘查地质提交的是资源储量级别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探矿的+控制的”的比例达到还本付息即可,“探明的+控制的”一般为50%(大矿床或简单类型比例可以降低)。

而矿山地质是在勘查地质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圈矿,为矿山采矿提供依据。

通过生产探矿,确定采矿的地质单体,提交给采矿专业,进行矿块设计。

(本人博客中曾写过矿产矿山地质与勘查地质的区别可参考)

2.2生产探矿的网度

在矿山地质中,首先要重新评价勘查类型与勘查网度,抛开勘查报告中的束缚,结合采矿工艺,重新确定122b111b的合理网度。

生产探矿的工程网度要求更高,一般在“探明的(111b)”基础上再加密倍(或更高),在一些文献中称作“准确探明”,如《冶金矿山地质技术管理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如果是特别简单而稳定的矿床,工程间距可以放大,如刚果(金)赞比亚的沉积型铜矿床,但一般每个矿块应该不少于4个控制矿体的工程。

2.3生产探矿的原则

1)必须实实在在投入探矿工程,摸清矿体。有些矿山为了降低成本,尽量减少探矿投入,结果得不偿失,留下了永远的后遗症。

2)探采经合,探矿超前。一方面探矿工程尽量能被采矿利用,另一方面利用采切工程兼探取样。但切不可为了利用采切工程来取样,使探矿滞后。

3)探矿工程布置与采矿工艺匹配,并利于与损失贫化的控制。

4)充分利用坑内钻的灵活多便,短、平、快的优势。

5)目前的地质规范,可以参考,不必完全执行。

2.4矿山地质中矿体圈定方法

虽然说都是地质工作,由于矿山地质与勘查地质的目的与任务不同,二者工作方法有较大的差距。在矿体圈定上,同样有着较大的差别。具体参见《矿山地质中矿体圈矿方法》,不再重复。

3 采场矿体“二次圈矿”

采场矿体“二次圈定”可深入到采准-采矿过程中,通过编录、刻槽、取芯()等方法,研究揭露的地质现象,进一步明晰矿体边界,为选择采矿方法和设计采场布置提供重要依据。矿体二次圈定是地质和采矿工作的纽带,矿体“二次圈定”后的回采地质资料,明确了采场矿体形态,可以适时的调整采矿工艺或矿块参数,对降低两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3.1采切工程中的矿体圈定

1)采准与切割工程的划分

采准工程:任务是划分矿块(采区),及形成矿块(采区)内的矿石破碎运输、人行、通风、材料运送等系统。采准巷道按其作用不同分为阶段运输巷道、穿脉运输巷道、天井(上山)、人行材料天井、通风巷道、电耙道、采场溜井、采场充填井、凿岩井巷等。应当指出,多数阶段运输巷道本属开拓工程,但由于它与采矿方法所规定的采准工程关系极为密切,为便于研究将其纳入采准工程范畴。

切割工程:在采准矿量的基础上,按不同采矿方法的规定,在回采作业之前所必须完成的井巷工程,称为切割工程。切割工程的任务是:用掘进的手段开辟回采的较初工作面和补偿空间,如切割天井、切割上山、切割平巷、拉底巷道、切割槽、漏斗等。

2)根据矿体的复杂程度(厚度与品位的变化程度),确定合理的勘查网度,凡是穿过矿体的工程,都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取样,兼作探矿。

有些矿体与围岩呈过渡型,没有明显的界线,所以在矿体与围岩边界处尽量加大取样(增多工程,以控制边界(不一定整个矿体进行全部取样)。

取样的网度,不一定全部按规范执行,达到圈矿目的即可。

3.2 中深孔采矿法中凿岩孔的圈矿

中深孔采矿法中,如果是陡倾矿体,阶段的段高大(40-60m)。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时,矿房长度为20-40m,矿房宽度是矿体水平厚度。矿块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时,矿房长度是矿体水平厚度,矿房宽度为20-30m

如果矿体复杂(如典型的夕矽卡岩矿床、鸡窝状矿体),生产探矿是无法准确控制矿体的,但又不能无限制地加大生产探矿,一则大大增加生产成本,再则延长探矿周期,降低生产能力。

此时,凿孔过程中对岩粉的取样相当重要(样长为12m),进行再次圈矿,作为爆破的范围的依据,以控制损失与贫化。

3.3 采场中的二次圈矿

采场“二次圈定”工作是矿山地质工作中的特有阶段,通过采场的分层编录与取样,确定矿体界线,剔除无矿地段,降低贫化。

有时矿体在采场的某个部位变厚,在采场中通过补充短穿脉,揭露矿体边界,采取补救措施,降低损失。

如某铜矿,特别复杂,厚度品位变化非常大,通常10m的工程间距也无法控制矿体。矿山采用浅孔留矿法采矿。通过分层编录取样,不仅确定已采下矿石的品位与矿量,更重要的是确定未采矿体的厚度与品位,确定无矿地段,作为矿柱进行剔除。

4 利用快速分析仪现场圈定矿体

快速分析技术对矿样中的元素,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样品测量后,经机内计算机快速运算,仪器上直接显示出该样品含量。矿用手提式多元素分析技术,作为野外型仪器,应用在采矿工业,还不是很广泛。

快速分析仪的缺点是精度比较低,不能用于估算资源储量。

矿用手提式快速分析仪,可以直接在现场标定矿体,指导生产。

快速分析仪的应用,可以解决化验工作量大,周期长的弊端。同时,也可以解决刻槽取样的效率低的缺点。

但必须注意,使用快速分析仪之前,要与坑道或岩心的样品进行对比,调整参数,避免出现误差太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