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胶结物”详解

(2017-06-07 08:39:21)
标签:

胶结物

分类: 地质技术

关于“胶结物”详解

(资料整理)

一、胶结物成分

胶结物指成岩期在岩石颗粒之间起粘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引。主要胶结物为硅质(石英、玉髓等)、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其次是铁质(赤铁矿、褐铁矿等),有时可见硫酸盐矿物(石膏、硬石膏等)、沸石类矿物(方沸石、浊沸石等)、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绿泥石等)。常见的胶结物成分有钙质、硅质、铁质、泥质四种。主要区别如下表:

表1. 不同成分胶结物的区别

关于“胶结物”详解1

1、硅质胶结

胶结物是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的自生矿物。碎屑岩中主要胶结物包括硅质(石英、玉髓和蛋白石)、碳酸盐和部分铁质。硅质作为胶结物在砂岩里出现。其出现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非晶质的蛋白石、隐晶质的玉髓和结晶质的石英。硅质胶结野外主要通过以下进行鉴定:

(1)颜色:多为浅色,常见为浅灰白色(有铁染时呈肉红色),少量深色,玻璃-油脂光泽

(2)硬度:7左右,大于小刀,小刀划不动,锤击出来粉末为灰白色,加5%稀盐酸不起泡。

(3)贝壳状断口,断口有时胶结光亮。

(4)多见于石英砂岩、长石质石英砂岩,砾岩(常与铁质混合)中

关于“胶结物”详解2

(照片1硅质胶结)

2、钙质胶结

钙质胶结:灰-浅灰-灰白色,小刀容易刻动,刻下来的粉末为灰白色。加酸剧烈起泡。

钙质一般出现在碳酸盐岩地区,与硅质特征有些相近,但硬度较低,角砾成分也以碳酸盐为主。钙质胶结端口较平,有时贝壳状。

关于“胶结物”详解3

(照片2钙质胶结,擦痕比较明显、典型。白色可以刻划,附近常见方解石脉或附近有碳酸盐岩分布)

3、泥质胶结物

如泥土或粘土,其胶结层的岩石硬度较小,易碎,断面呈土状。

泥质胶结:灰-灰黄色,小刀很容易刻动,刻下来的粉末仍为灰色-黄色。加酸(一般是稀盐酸),不起泡。泥质胶结断口粗糙。

砂岩,胶结物主要为泥质胶结,另有钙质、铁质及硅质胶结粉砂岩,胶结物以泥质、钙质为主,另有硅质,铁质胶结

4、铁锰质胶结

一般为暗红色,小刀很容易刻动,刻下来的粉末仍为暗红色,加酸不起泡。铁锰质胶结,断口较粗糙。

关于“胶结物”详解4

 

上面这些只是在野外填图时碰到后应该怎么去想,具体的还要从放大镜去看,去估算。

二、胶结物的结构

胶结物是指碎屑颗粒和杂基之外的化学沉淀物质,常是结晶的或非晶质的自生矿物,在砂岩中含量小于50%,它对碎屑颗粒起胶结作用,使之变成坚硬的岩石。

胶结物可以按其结晶程度、晶粒的相对大小和绝对大小、分布的均一性以及胶结物本身的组构特征等进行描述。胶结物结构及其成分有以下几种:

1、非晶质胶结:常见的有蛋白石、磷酸盐、铁质等;

2、隐晶质胶结:如玉髓、隐晶磷酸盐矿物等;

3、微晶质胶结:如微晶碳酸盐矿物等;

4、结晶粒状胶结:如碳酸盐、硅酸盐矿物等;

5、栉壳状或丛生状胶结:如碳酸盐矿物等;

6、连生胶结:如碳酸盐、硫酸盐矿物等,其特征是胶结物晶粒大于碎屑颗粒,使碎屑嵌于胶结物晶粒之中;

7、带状、薄膜状胶结:如硅质、磷质、粘土矿物等

8、再生(次生加大)胶结:如石英、长石或方解石等;

9、凝块状胶结:如铁质等。

三、胶结类型

指碎屑物与填隙物(包括胶结物及杂基)之间的关系。胶结类型或叫支撑性质,它首先与碎屑颗粒和杂基的相对数量比例有关,另一重要因素是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水动力强时,和碎屑同时沉积下来的杂基将被冲走,使碎屑颗粒彼此相接触,颗粒之间留有孔隙,造成颗粒支撑的结构,成岩后形成化学胶结的碎屑岩;如果水动力弱或介质为密度流时,大小碎屑与泥质一起沉积,造成“杂基支撑的结构,碎屑呈“游离状”分布于杂基之中,成岩后形成杂基充填的碎屑岩。

1、碎屑颗粒的接触性质可分以下四种

1点接触:颗粒之间呈点状接触,反映压实作用较弱;

2线接触:颗粒之间呈线状接触,反映压实作用相对较强;

3凹凸接触:颗粒接触处呈弧形,反映经受了强压实作用;

4缝合线接触:颗粒之间呈缝合线状接触,有压溶作用发生。

2、常见的胶结类型有以下几种:

1)基底式胶结:填隙物含量较多,碎屑彼此不相连。填隙物多半是和碎屑同时沉积的杂基,或为微晶碳酸盐矿物。

2)孔隙式胶结:碎屑颗粒紧密相接,胶结物充填在粒间孔中。

3)接触式胶结:只在碎屑颗粒的彼此接触处才有胶结物,故胶结物数量很少。

4)溶蚀胶结:胶结物溶蚀并交代碎屑的边缘,使碎屑边缘成港湾状。

3、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将胶结物的结构与胶结类型结合起来统称胶结类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中常见的胶结类型共分下列9种:

1)基底式胶结:填隙物含量较多,碎屑颗粒在其中互不接触而呈漂浮状,填隙物的成分长主要为粘土物质。这种胶结类型一般代表着密度较大的水流快速堆积的特征。基底式胶结实际可称杂基支撑结构。

2)孔隙式胶结:这是最常见的颗粒支撑结构。碎屑颗粒构成支架状,颗粒之间多呈点状接触,胶结物含量少,只充填在颗粒之间的孔隙中。

3)接触式胶结:颗粒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很少,分布在碎屑颗粒互相接触地方(其实是溶蚀残余部分,因此这种胶结类型很少见,使孔隙胶结被改造所致)。

4)压嵌式胶结:碎屑颗粒间紧密接触,颗粒间由点接触发展到线接触、凹凸接触甚至缝合接触,很少由胶结物,因此也叫无胶结物式。

5)连晶式胶结:胶结物呈结晶粒状分布与颗粒之间,胶结物的晶粒比碎屑大,每一个晶粒可以包含多个碎屑颗粒,因晶粒较大,在手标本上可以分辨,如碳酸盐和硫酸盐等。

6)晶粒镶嵌型胶结:胶结物的晶粒比碎屑小,胶结物呈多晶粒状充填孔隙,一个孔隙中可有数个晶体相互嵌合生长。

7)栉状胶结及薄膜胶结:显晶状胶结物围绕碎屑颗粒呈薄膜状或放射状生长,从而构成薄膜胶结或栉状胶结,其特征是晶体的长轴垂直碎屑颗粒的边缘排列生长。

8)加大型胶结:自生胶结物围绕碎屑颗粒生长,二者成分相同,石英的加大部分与碎屑颗粒的光性方位一致,而自生长石与长石碎屑中的某一类长石的光性方位一致。

9)凝块型胶结:胶结物在砂岩中的分布不均一,呈凝块状分布所构成的胶结类型。

除上述九种胶结类型有时单独出现,而有时则为两种甚至多种胶结类型共存的复合型胶结类型。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