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辛酸才能酿出好酒 我的第一次短命创业

(2006-03-26 14:18:39)
分类: 浅谈创业
辛酸才能酿出好酒
——banpeng1

阿里巴巴要在创业论坛举办“创业辛酸路”征文活动,作为创业论坛的版主,写几句开场白是义不容辞的事情,我抛出这块砖,就会引出更多的玉。

在社会各色人中,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辛酸故事的,但对于创业者,每个人身上一定有辛酸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能已成往事,可能正在发生,大家把它写出来,与他人分享,既可以给他人启迪和学习,也可以为自己赢得鼓励和建议,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也是创业环境最差的地区之一。根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全球创业观察(GEM)2002中国报告”披露:在37个GEM参与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创业环境排行倒数15;在衡量创业环境的9个方面中,中国的评分多数在平均水平以下,创业环境中的优势很少,只在有形基础设施和进入壁垒上比GEM的平均水平高;而劣势相对较多,例如金融支持、政府服务型组织的建立、教育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和商务环境等方面,尤其在对创业者至关重要的金融支持上,中国明显不足.这份创业报告显示,中国的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没有达到GEM成员的平均水平,其原因显然应该归咎于中国的创业环境,专家说,创业环境的创造主要依靠政府,需要政府转变自身观念和行为。

客观环境不理想,但正在逐渐好转,相信会越来越好。而作为创业者自身,我们也有不少缺陷需要克服,主持创业论坛这麽久,论坛中反映出来的浮躁和依赖心态给人印象最为深刻,在不少帖子中都有典型的表现语句,我想说说两种常见的情况。

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先声明“我想创业,但不知道如何创业,或没有项目,或没有资金”,然后请求帮助。

创业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做要靠创业者自己一手一脚去做,别人不可能替代你行动。何况自己的情况自己最清楚,他人很难就这些基本的具体问题提供有效帮助:你都不知道如何创业他人如何会知道?他人不可能代替你思考;你没有项目,但他人的项目就适合你吗?;你没有资金,谁会对一个陌生人投入资金呢?现在的投资商对创业初期的项目已经很难感兴趣,他们只对只欠资金的项目感兴趣,所以创业者想得到投资,首先自己要做出一个让人信服的感觉前景光明的企业来。

不知道如何创业就边干边学,没有人天生会创业的,没有项目就亲身去跑去找去谈,没有资金就自己想办法去筹措,这才是解决之道,希望遇到贵人,等着天上掉馅饼是不现实的。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一年赚100万嫌少,恨不得一天赚100万甚至更多,誓要和比尔盖茨.孙正义等一比高下,或者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或孙正义,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激情燃烧就会达到常人无法达到的新高度。

比尔盖茨.孙正义等都只是个案,他们的成功有很多特定因素和条件,比尔盖茨只会有一个,.孙正义也只会有一个,根本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成功之路。创业者与其盲目模仿想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或孙正义,不如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因为你就是你,不会有第二个。

创业者首先要认为自己是平凡人,只是想做不平凡的事罢了。既然是平凡人,首先应达到平凡人的目标,再言不平凡的事。而平凡人要做不平凡的事,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别人做8小时,你就要做16小时甚至更多,别人做5天,你就要做7天,实践出真知,勤能补拙,一勤天下无难事!

客观困难和主观缺陷混在一起,创业者的辛酸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面对创业的辛酸,是退缩,还是继续向前?我想真正的创业者还是会选择继续向前,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条单行道,其实对于真正的创业者来说,创业也是一条单行道,既然开始了,就要坚持走下去。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走出一片天。

辛酸才能酿出好酒。酿出最好葡萄酒的葡萄藤,是长在最贫瘠的土壤上:为了得到水分,根就会一直往深处生长,可以深达12米;阳光不充足,枝桠就要尽可能伸展开来,让每片叶子多享受一点阳光。中国的创业者应该就是这种葡萄藤,经受住长期的辛酸考验,从中走出来的创业者和他领军的企业就具备非常坚韧的生存能力,是任何地方的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中国企业崛起在世界的希望所在。

我们生活在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创业年代,创业的辛酸比起伊拉克人民的苦难,比起我们先辈抛头颅撒热血的抗争,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拿出我们的勇气,拿出我们的真心,拿出我们全部的智慧和体能,创业吧!




我的第一次短命创业

我破釜沉舟地开始创业是2000年,那时父亲得了癌症,为了照顾父亲,赚多点钱,就不顾一切冲上了创业之路,并且死不回头,一直到现在.这些情况我在以前的帖子已经说过很多了,这次想说说在此之前我的第一次短命创业.

那是1998年底,我刚从深圳一间港资企业出来,快过年了,工作不太好找.这时一位朋友找到我,说他认识深圳某通讯公司的老总,那间通讯公司有意开拓我们老家那边的寻呼市场,问我有没有兴趣合伙一起做.我一听那间公司的名字,很有名啊,兴趣就来了:要多少钱?他说现在我们是第一家去谈的,他又认识老总,几万块就可以拿下代理权了.

我们决定合伙做,毕竟我们相信那间公司的声誉和实力,也相信我们自己能把老家的市场打开,因为我们是当地人,而这家公司在当地还没有开展业务,但当地人对它已经是久闻大名了,一旦我们把业务引入,市场应该很快会打开的. 那时我们每天总是憧憬着赚了钱如何再发展,因为觉得已经是天赐良机了,不可能做不成的。

靠着朋友的关系,我们很快就和通讯公司达成了代理协议,赶快回老家筹办营业厅,没想到噩梦从此开始了。

先是找地方做营业厅,我们几乎跑遍了整个城市,花了两个星期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地段好人流大的地方租金太贵,负担不起,地段稍差的地方缺乏人流,生意又不好做.我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挑了新区和旧区交界处十字路口的一间商铺.这个地方地段好,人流就一般,因为新区人暂时还不如旧区多,不过这也是能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最好选择了.

找到地方,我们就开始和东主谈租金,能少一点是一点,毕竟是小本生意啊.谈得很艰难,每天晚上我们都要带着东西去陪笑脸,死磨烂泡,深夜12点才回住所睡的.我们虽然是当地人,但家都在农村,只能借住朋友家里打地铺,每天睡觉都是蚊叮虫咬,为了创业,不管那麽多了.

好不容易东主松口降了租金,赶快一边装修,一边跑执照.在装修方面,我们开始一窍不通,不得不到处请教人,到处跑建材市场,以买回便宜一点的装修材料,同时还要监督着施工队不要偷工减料.在跑执照方面,我们不熟悉程序,也不认得人,又不舍得找人代办,没钱啊,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在各个政府部门之间跑,说了多少好话,给多少人送了多少东西,填了多少表,盖了多少章,跑了多少回冤枉路,我已经记不清了.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政府部门的骄横和懒散,星期一和星期五是不办事的,星期一刚休息两天还没进入状态,星期五要准备休息了.星期二至星期四是办事时间,但往往不是人不在就是开会去了,我跑了一个多月才把所有开业手续办完,装修早就完成了.

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我们每天都睡不到4小时,为了省钱和节约时间,吃的就是方便面,人整整瘦了一圈,终于营业厅开张了!

没有钱,如何让顾客知道和上门呢?我们咬咬牙,在当地日报上登了开业广告,我们又轮流到人流密集的地方派传单,第一个顾客上门了,满意!介绍了一帮,紧接着第二个,第二帮……第一天一天装机和带机入户的数量就超过100台了,开张大吉,我们举杯相庆!

没想到麻烦接踵而来,第二天城管就上门,说我们庆祝开张的花篮牌匾未经申报就摆在外面,要罚款,递烟说好话刚对付过去,消防又来了,要买他的灭火筒,不得已只好买,其实我们已经有了.第三天居委会的老大妈上门,东拉西扯,我们听明白了她是要点管理费,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交吧!交完了管理费,后面卫生费.治安费.绿化费.赞助费……名堂多了,数也数不清,无可奈何!幸好还没遇到收保护费的,当年黑社会胆子还没现在这麽大。

尽管如此,第一个月的营业额还是很可观,这些费用交了就交了吧,破财挡灾嘛,哪想到更大的灾还在后头!
当时通讯市场方兴未艾,新入行者如雨后春笋,第二个月开始,当地一下子冒起六家那家通讯公司的代理商,竞争一下子白热化.这几家代理商中,有一家是政府官员做幕后老板的,他的营业厅有好几个,占了市里最繁华热闹的地段,装修又豪华,仗着才大气粗,他们推出了一系列优惠促销政策,并且同时经营手机业务代理(我们资本不足,不敢开展手机业务代理,只能搞BB机),结果第二个月我们的营业额直线下降5倍!以后几个月都是如此.

我们束手无策,本小无法作出有效对抗办法,只能靠熟人朋友和街坊的生意维持,想着赚回本就不做了。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半年过去,老家的通讯市场已经被开拓出来,深圳那家通讯公司看到时机成熟,自己直接来开分公司。这样我们这些代理商根本就无法与分公司竞争,于是群起到深圳去鼓噪,最终那家公司提出按一定折扣收购我们代理商的营业厅.我那位朋友靠着关系,争取到按投资的80%收购我们的营业厅。又软磨硬泡了好多天,拿到了收购款,加上我们几个月赚的钱,我们每人大约还亏一万多块钱,心有不甘啊,但又有甚麽办法呢?

第一次创业就这样短命结束了,没赚到一分钱,还贴进去一万多,对于打工的人,一万多是我们的血汗钱哪,不是好赚的!我们不得不回到深圳继续打工,等待新的创业机会.今天,我的那位朋友仍然还在深圳打工,问他还有甚麽可做啊,他摆手兼摇头:还是老实打工吧,世道不好,生意难做啊!

这次创业我总结了4点经验教训:

(1)    好做的项目必然是无数人一窝蜂跟进的,除非快进快出,或者实力雄厚,不然倒闭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如果一开始创业就选择适合自身的有难度的项目,一旦取得突破,大部分人即使羡慕也只能知难而退。

(2)    小本创业必须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可以维持足够的顾客,才能使得企业可以生存和发展。如果没有这种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面对大企业的竞争,倒闭也只是时间问题。

(3)    服务业比起制造业,想取得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更难,因此服务业都是资本为王。相反,在制造业,即使小本经营,只要找准一个很细分的产品领域,拼命钻研技术,提升品质,充分发挥小企业灵活敏捷的特性,也可以确立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象锐利的钻头一样,硬从大企业设置的重重市场门槛上,强行钻出一个洞来。

(4)    生活需要耐心,做生意也需要耐心,想着很快就发财往往不现实,必须要有熬三五年的思想准备。
 

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

 

作者E-mailpengyangjun@126.com

作者简介:banpeng ,真名彭阳军,另一网名banpeng1,企业经营者和网络活跃分子,19715月生,男性已婚,广东高州人,长期暂住深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