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艾青诗作中情感的抒发-1

(2006-11-18 17:27:56)
分类: 我的专业

摘要: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以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艾青的诗作一方面坚持和发展了诗歌“忠于现实”的传统,又克服了诗歌“幼稚的喊叫”的弱点,并吸收了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技巧,使自由体诗在艺术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艾青用全部的情感创作,他的诗作中无不蕴藏着一种深沉而强烈的情感。本文就艾青诗作中的情感抒发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革命现实主义 “幼稚的叫喊” 意象

1、  艾青的诗歌著作中都无不充斥着作者强烈的情感

艾青是一位感情非常饱满的诗人,在他的诗中,总是蕴藏着一种深沉而强烈的感情。在他创作的各个阶段这种情感都没有一点减弱。回荡在诗人深沉而热烈的情感最多的是对祖国对民族前途的热切关注和思考。当这种思考一旦萌发出生机,感情的烈火就会熊熊燃烧起来了。诗人的这种情感特色,为作品增添了无限的感人魅力与艺术效果。

1.1艾青早期诗歌中强烈的爱憎感情

艾青的早期诗歌是指他从1932年到1937·事变前夕这段时间的诗作。艾青归国途中,写了《那边》等忧国忧民的诗作。19325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和画家江丰等人组织春地艺术社,举办春地画会7月艾青遭逮捕入狱,被诬控为颠覆政府判刑6年。囚徒生活促使艾青从绘画转到诗歌创作:我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诗成了我的信念、我的鼓舞的力量,我的世界观的直率的回声。(《母鸡为什么下鸭蛋》)在狱中,他写了《芦笛》、《透明的夜》、《巴黎》、《马赛》、《叫喊》、《九百个》等大量诗歌。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以感人肺腑的情感和清新自然的诗风震动了文坛,使艾青一举成名。茅盾首先称赞此诗是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论初期白话诗》)。193510月艾青被释出狱后,曾到江苏常州武进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半年,继又流浪到上海,创作了《太阳》、《黎明》、《春》等为民族的命运歌唱的作品。1936年经友人资助在上海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这一阶段,是艾青从欧罗巴带回芦笛和歌唱大堰河的时期,是诗人的准备期也是成名期,并由此确定了一生的奋斗方向。这段时期的诗作,多是真挚而浓烈的抒情,强烈地抒发了对生活的爱憎感情,揭示了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字词间满含对人民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对他们的无限的热爱和赞美。

1.2抗战初期艾青诗作基调悲怆,感情却极度的浓烈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高潮时期。但在抗战初期和后期诗人的作品基调是不一致的。抗战初期的诗歌指的是诗人从抗战爆发到1939年秋这段时间的诗歌。19377月抗战爆发后,艾青从上海到武汉,后到临汾、西安、桂林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任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员、陕西抗日艺术队队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刊物《文艺阵地》编委,《广西日报》副刊《南方》编辑等职。这一期间,诗人在武汉完成了他的第一首抒情长诗《向太阳》。长诗以武汉为背景,真实地展现了抗战初期全国人民为神圣的民族解放事业而努力的壮丽画面,以高度的热情赞美光明,赞美民主。《向太阳》的出现,标示着艾青更多的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在时代的情绪之中,并确立了他在抗战文艺中作为一名出色的号手的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