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优生培养之我见
(2012-05-13 07:26:27)
标签:
数学方舟教育高中数学 |
分类: 感悟感想 |
课堂教学对优生的培养
学校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在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要注重对优生的培养。在2011年的高考中,我校考上6个清华北大,创造了烟台一中的辉煌,我教得两个班级中,有1个北大,2个清华,其中包括裸分状元陈凤池,这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优生呢?我想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培养学生有远大的志向并及时鼓励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启用优生,让优生在学习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以充分锻炼和提高优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优势,同时也引领学习稍微吃力的同学,多不帮助别人,富有爱心。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时常为优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甚至不惜在讲解题目时,故意装作不会做,挂在黑板上,等待优生们的帮助。这样适时地对他们鼓励,让他们在奔向远大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喝彩和肯定,从而使得奋斗不觉得孤单和寂寞。
二、培养自己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众所周知,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能有幸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想,这对于知识的传授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毕竟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深刻体会到老师哪些做法是学生所不喜欢的。为此,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备课。因为只有充分备课,才能上课不拖堂,不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不让学生内心深处去讨厌我;
(2)精心上课。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思维对话。毕竟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所以课堂教学要追求点艺术性,有时尽可能用幽默的语言来阐述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我个人认为没有笑声的一节课,很难说是一节成功的课;对于重要的知识,我总是力争在前半个小时内讲完,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反思去练习,这样就可以少布置作业,减少学生的作业压力,因为我深知:一个优生的健康成长是各学科合力的培养,是协调作战,而不是一枝独秀,那种光顾自己学科,猛布置作业,挤压其他学科的做法是自私的,有可能这一学科很突出,受得学校、家长的表扬,但是对整个班级,一个学生的整体实力是巨大的伤害,所以要合作,协调;
(3)深入研究数学教学。因为我是吃这碗饭的,所以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给学生一杯水,我必须要有一桶水,尽量深入浅出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一句话讲透的道理绝对不用两句话,节省课堂的时间。
(4)为了增强课堂的直观性,我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也用肢体语言,甚至会借助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将一个知识点表达出来,起到记忆清晰、理解深刻的效果。
(5)批评或惩罚学生,要重在起到教育效果而不是宣泄自己的愤怒。记得有一天下午我正在上课,有个男生眯着眼打瞌睡,我一看开始很生气,我费劲心思地讲课,结果他在偷着睡觉,实在打击我的积极性呢。但是一反思,也难怪他,刚才的讲解枯燥乏味,实在是没有吸引人之处,又是下午上课,大家昏昏沉沉打个瞌睡也在所难免。可是下面将要讲的内容很重要啊,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就静了几秒钟,突然用手指向那位同学说:“大家请看后边的那位,眼睛怎么越长越小啊?”话音一落,大家的目光刷的一下子都集中在那个同学脸上,看到他打瞌睡的可爱模样,全班同学们哄堂大笑,那个同学也在同桌的提醒下,羞愧得满脸通红。趁着大家集中精力的空档,我马上把将要讲的重要内容迅速讲完,既批评了这名同学,又达到了我的教育目的。
对于这样一批富有数学天赋的优等生,不管他们有多聪明、多好学,他们都不可能无师自通。他们需要培养,需要接受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进行严格的训练。如何在奥赛辅导中培养优生,我想必须做到两点:一是选好苗子,二是科学培养。
一、选好苗子。
数学奥赛的苗子应该具备基础扎实,思维灵敏,学习上有较大的潜力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浓厚的数学爱好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此,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报名参加数学奥赛的同学:
从开始报名一直到选拔结束,我大约要考查每个同学12次的考试成绩,再结合奥赛作业、奥赛上课的反应来决定哪些同学是我下面要进一步培养的好苗子。总之,选上的同学必须是学有余力的,是有潜质的,对数学有浓厚兴趣,将来对高考能锦上添花的。
二、科学培养
正确选拔苗子是很重要的,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科学地培养他们。具体采取如下相应措施:
得优生而育之乃为师者一大幸事,我将坚守优生培养这一事业,向老教师学习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干劲,用心钻研,不停地去尝试和完善培养优生的方式,与班级各科老师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业余辅导甚至网络博客平台去培养优生,尽我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