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遵循相当的原则

(2011-12-30 08:00:18)
标签:

情感

婚姻遵循相当的原则

    婚姻遵循相当的原则,只是人们对相当的理解不同而已。如果我们认为婚姻是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共同的感情生活,那么我们不难发现相互之间的爱慕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爱慕,那个人必然具备了某种条件,否则无法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所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考虑到愿意走向婚姻的爱情才能算真正的爱情,那么也可以说爱也是将就相当的原则的。不愿意走向婚姻的所谓的爱情,只能算是激情或者是性情。

    那么什么是相当的含义呢?古今中外,有很多有关相当的阐释,根据不同的人的秉性,他们无疑对相当的原则会有不同的看法。门当户对、郎才女貌、青梅竹马、等等等等,无外乎是能够作为妻子或者丈夫所能够接受的条件。不是作为情人的条件,那叫感觉。

    爱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说法很幼稚,也是很自私的提法,他为什么对你爱慕难道没有原因吗?难道从石头缝里冒出来?既然爱我该如何如何的说法就是典型的一例,这种提法很少考虑到他为什么爱你或者继续爱你?

婚姻遵循相当的原则,可以理解为两个人具备互相认可的交换条件,但是并非真正交易。比方身高165的女孩和175的男孩登对,并不意味着就他们的身高进行实质交换,如果分手还是各自拥有各自的身高。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婚姻也没有绝对的相当的限制。那么包容就是关键,包容从哪里来呢?既然婚姻是两个相互爱慕的男女结合,显然感情才是组成这个婚姻的主要因素。很多人找对象纠结在各种条件的遴选和比较上,殊不知那里没有情感的因素。

    感情因素是相当原则中起到第一包容的因素,同时也是幸福婚姻的前提。在几乎所有人的婚姻中情感因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的细微差距在其它项目上很难得到弥补,或者说情感因素可以包容在其它所有相当原则上产生的相当大的差距。

    当然,现实因素也是包容中很重要的环节,比方子女因素和父母等家庭因素。父母和其他家庭因素是两个人开始之前大多存在,并且可以延续。其中父母和利益关系重要的亲戚的位置至关重要。为什么决定自己的终身之前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其意义在于此。而子女因素是结婚或者是事实结婚后才会产生,但是会变成主要的包容因素。这就是成年人必须对自己恋爱和婚姻负责的深层原因。一个人可以对自己不负责,但是绝不可以对自己的子女不负责。

    那么男女考虑恋爱和结婚组成家庭要考虑哪些相当的原则呢?很多人会提到三观一致,也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要一致。当然,一直是理想的说法,要尽量一致才对吧。不过作为包容的婚姻主体,没必要完全一致,而是互相不产生原则冲突就可以。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婚姻和那么多让人羡慕的爱情,所以包容下的原则上不冲突才有现实意义。

    那么什么状态下,可以认可和接受相当原则的事实,或者将要变成事实的局面呢?要找相当的人,要接受相当的人,为接受相当的人努力,为被相当的人接受而努力。

    可以接受现在相当将来也相当的人,也可以在双方认可的范围内接受现在不相当将来能够相当的人,也可以在双方认可的范围内接受现在相当将来不相当的人。

    一直相当,那么两个人很容易幸福,组成的家庭容易处于和睦的环境。虽然前或者后不相当,但是愿意接受,再用情感因素弥补也容易做到大家都幸福。

    不能接受不相当的人,尤其不能接受现在不相当将来也不想接受的人,否则悲剧是注定的。接受不相当的人,是出于被迫而非自愿,将来也无法做到内心接受,那悲剧是不可避免了。

    接受不相当的人,是出于“自愿”,将来用情感弥补也可以幸福,但是幸福指数受到严重的影响。

    不要对相当的原则嘲笑,那是出于无知。嘲笑相当原则的人实际上最讲究相当的原则,只是不知道自己在讲哪一类的相当的原则。比方,很多女孩说自己没有任何要求,只要感觉好或者谈得来。殊不知能让你感觉好或者和你谈的来,要具备多苛刻的条件?一辈子一起过怎么可能没有要求?那不是早早的结婚了吗?

    不要把相当的原则视为交易。很多人在恋爱婚姻的道路上上当受骗,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具备交换的相当的条件视为了交易。上当的人和行骗的人必有某种相当的因素,如果不找自己的原因只埋怨坏人那下一次上当也是可以预期的。

    人人渴望爱情,爱情是付出不是索取。寻找爱情的时候也在渴望爱情,所以寻找相当的对象。但是把获得视作爱情的人,需要得到才能确认爱情,所以必须交易。那么他们交易得到什么呢?一般是虚的东西,顶多是钱财,感情怎么可以交换呢,也就是上当受骗。

 

 

    欢迎愿意学好的好女孩来信,引领心灵走向幸福的邮箱:anfenglong@sina.com。对剩女现象有点研究,善于帮助25岁以上优秀女孩短期内直接找到心灵的归宿。来信简单说明自己的情况、面临的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便联系方式。本博主要登理论探索性文章,暂时不发案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