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水价理论 |
影响水价的几个因素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供水企业和城市水业投资者备加关注。
据有关部门此前对34个大中城市供水企业成本调查,由于以下原因,导致城市供水企业成本持续上升:
在国家政策与政府管理方面:
1)地方政府提高源水水费与水资源费标准;
2)国家税收政策、劳动保险制度、会计制度等方面的调整影响到税收、三险支出和坏账准备计提增加;
3)公共用水不计量或计量不收费增加了供水企业的负担;
4)用水单位私自开采或超采地下水,对城市供水产生挤出效应,使企业供水能力闲置;
5)政企分开不彻底。政府干预企业改制、上项目、人事安排和日常运作,增加企业负担。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和考核激励机制也不健全,企业缺乏控制成本、节约费用的内在动力。
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
1)企业改进收费和服务系统,推广一户一表、计量收费到户、数字远程抄表等使固定资产折旧、销售费用等增加;
2)企业运行机制不健全,缺少控制成本、节约费用的制度约束;
3)企业劳动效率低下、冗员过多,使企业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4)设备设施老化导致供水管网漏失率逐年增加。
在其他方面:
1)供水企业必要的扩大再生产、技术改造等投入中贷款所占比重大,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贷款还本付息的负担;
2)用水需求预测出现偏差,供水能力闲置,使供水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贷款还本付息、设备设施维护等方面负担沉重;
3)企业改制、合资合作等过程中人为造成部分地区供水成本畸高,同时在个别地区还增加了税收环节使销售税金增长。
很显然,上述分析已经考虑到源水价格上涨因素。《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实施后,供水企业成本上升的问题更显突出;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污水处理收费率和价格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加上源水价格的提高以及拟议中的电费提价,城市水价调整的压力前所未有。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4年1月29日 作者:建业 责任上传:小鱼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供水企业和城市水业投资者备加关注。
据有关部门此前对34个大中城市供水企业成本调查,由于以下原因,导致城市供水企业成本持续上升:
在国家政策与政府管理方面:
1)地方政府提高源水水费与水资源费标准;
2)国家税收政策、劳动保险制度、会计制度等方面的调整影响到税收、三险支出和坏账准备计提增加;
3)公共用水不计量或计量不收费增加了供水企业的负担;
4)用水单位私自开采或超采地下水,对城市供水产生挤出效应,使企业供水能力闲置;
5)政企分开不彻底。政府干预企业改制、上项目、人事安排和日常运作,增加企业负担。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和考核激励机制也不健全,企业缺乏控制成本、节约费用的内在动力。
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
1)企业改进收费和服务系统,推广一户一表、计量收费到户、数字远程抄表等使固定资产折旧、销售费用等增加;
2)企业运行机制不健全,缺少控制成本、节约费用的制度约束;
3)企业劳动效率低下、冗员过多,使企业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4)设备设施老化导致供水管网漏失率逐年增加。
在其他方面:
1)供水企业必要的扩大再生产、技术改造等投入中贷款所占比重大,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贷款还本付息的负担;
2)用水需求预测出现偏差,供水能力闲置,使供水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贷款还本付息、设备设施维护等方面负担沉重;
3)企业改制、合资合作等过程中人为造成部分地区供水成本畸高,同时在个别地区还增加了税收环节使销售税金增长。
很显然,上述分析已经考虑到源水价格上涨因素。《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实施后,供水企业成本上升的问题更显突出;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污水处理收费率和价格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加上源水价格的提高以及拟议中的电费提价,城市水价调整的压力前所未有。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4年1月29日 作者:建业 责任上传: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