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中国自周代以来,强调以礼治国,礼的实质是“别”,就是要区别君臣、父子、男女,区别亲疏贵贱。服饰是人们日常交往中最直观的表现,因而首先成为这种区别的重要标志。
锦衣与布衣是完全不同的等级,丝绸与葛麻是贫富的标志。比如满人入关前,满族的富人多穿麻布衣服,而穷人只能穿狍皮鹿皮做成的衣服。满人入关以后,只有富人才穿起绸衣,贫民百姓则穿布衣。一介布衣早已成了一般百姓服饰的专称。在中国古代,是不能用幔帐的布料来做衣服的,因为葬礼中,死者牌位和棺材要用幔帐罩起来。
在特殊情况下服装更有讲究,比如汉族给死者穿的寿衣,其布料以绸料居多而忌缎料,这是出于谐音讲究的缘故,绸子谐音子孙兴旺,缎子谐音断子绝孙。旧时丧葬寿衣还忌用带洋字的布料,阳谐音阳间,穿寿衣是到阴间去的,不能有一点带有阳间含义,去阴间的人无法穿阳间的衣服,用洋布做寿衣等于没做一样,尽管洋布比自制的土布质量好、色泽鲜、价格也便宜,那是给阳间人穿用的,死者还是选用土布做寿衣。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