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起源于人类为避寒、防虫、遮羞、美化等生活的需要,服饰不仅表现美丽,也有求吉祥之意,二者都包含于人类所祈求的着装目的中,那么有伤其目的的则成为禁忌。当然,人类发展到阶级社会后,服饰又表现等级与权力。
服饰有社会文化的特征,风俗的不同可以直观地从服饰上表达出来,不同的民俗文化有着不同的禁忌规约。服饰的禁忌常常表现于服饰的颜色、材料、款式、穿戴、放置、制作等方面。
颜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有明确的象征意义的。表现在服饰方面,不同颜色,预示着高低贵贱、好坏吉凶。因此,许多颜色在一定的环境场合、一定的身份地位方面是禁忌使用的。
按照正统礼教的观念,属于不同社会等级的人应该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服装颜色亦应有别。由此确立起来的一套有关穿戴的规矩,就是所谓“礼服”制。受其影响,汉族民间以黄色、紫色、香色等为贵色,是皇室或权贵人的专用色,民间百姓忌用于服饰。服饰的高贵颜色的禁忌,实质上仍是身居高位的人体禁忌的变形体,普通人禁忌用某些颜色,实际上亦是他们禁忌接触某些大人物的禁忌体的象征,换一种说法服饰颜色的禁忌,实际上是把颜色当成了人体禁忌的绝缘体了。
民间常以为绿色、碧色、青色为贱色。从远古时代的习俗看,碧、绿、青等色,已是轻贱不尊贵的标志。元明清时只有娼妓、优伶等贱业中人,才以绿色为服色。民间男子不戴绿头巾、绿帽子的习俗,就是来源于那个时代的禁忌讲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