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认为神灵无处不在,禁忌更是时时有、事事有,稍有不慎,便会给自己或家人带来不幸与灾难。因此人们的日常举止就会尽量做到规范文明,即使由于某些原因人们没有完全恪守禁忌,也会实施一些破忌的方法,以求平安无事。
中国人自古就非常注意自己平时的举手投足,尽量给人一个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的良好印象。他们讲究仪表美,长辈对晚辈的教诲总是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吃有吃相,要求“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要求平时站着时,要挺胸收腹,不要弯背凸肚,两手要自然地垂放,不要插在双肋,也别放在身后或交叉胸前,给人一副气势汹汹、吊儿郞当的样子。坐着时,要腰杆挺直,目视前方,不能翘起二郎腿,用手托着下巴,亦不能掏耳朵、挖鼻孔,身体不能前仰后磕,左右摇晃,给人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走路要稳健,那些外八字脚,内八字脚,歪走横行的走法,总是被人看不顺眼的。这些日常举止的规范至今仍被人们沿袭着,无论在当今还是未来社会,都能符合人文需求,净化道德风尚它会起积极作用,充分地表现了国人良好的风貌。
古代,人们通常对自己的习惯进行合情合理的控制。例如对大小便的禁忌:解小便时一定不能对着人、对着门、对着坟。对着人和门小便有失文雅、对人不礼貌,而对着坟,民俗有这样的讲究,坟地乃是鬼魂栖息之地,若在此地大小便,会冒犯鬼魂,有机会会被鬼魂捉弄并且病死。另外,民间还流传这样的禁忌,大便后不能使用有字的纸擦屁股,否则会招来眼部的疾病。还有亵渎圣人之嫌,因为文字乃是学问的产物,有学问的人都会敬拜孔圣人。这些禁忌无论讲究是否合理,但的确是种文明之举。
举止的禁忌,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出人类原本的心理与愿望,反映着社会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水平,是一个民族时代的精神文化指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