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位于地球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这样位置有利于季风环流的形成,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明显的国家区域之一,风向随季节呈周期性的转换。冬季大部分地区吹偏北风(北、东北和西北风),北方黄土平原等广大地区,人们挖洞而居或以四面高墙围城四合院,创造了良好的御寒避风的生息场所。夏季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气旋形成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威肆虐。由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带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气很丰富,在东南部地区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因此,先祖们认识到山坡地有利于防洪,能提供安全、少危险的居住地,在这个基础上还发展了防风、防潮、防洪的高脚屋和穿斗式建筑。
先祖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发现,把住房建在河流的北边、山坡的南边,可接纳更多的阳光,更能躲过凛冽的寒风,可以避免洪水的侵袭,又可以引水灌溉良田。从安全角度来看,如果在有左右山丘加以围护,绝对易守难攻,在这里生息繁衍;环境是最理想的。
当不能取得理想的环境时,先祖们就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从意念上获得某种补偿,来慰藉心理。堪舆家在对自然观察中掌握了一些现象的规律,把规律同各种神秘迹象联系归纳在一起,结果导致带有巫术色彩风水学中的“形法”一派别的产生。形法理论主要讲:建筑的山川形势和自身格式,“地理五诀”和住宅、墓穴内外形状、布局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