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济火车相撞只因“铁老大”思想作怪
文/贺茂峰
胶济铁路28日凌晨4时41分,T195次北京至青岛四方的列车与5034次烟台至徐州的列车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附近相撞,酿成特大交通事故,目前已造成71人死亡。这一场近10年来中国铁路行业罕见的列车相撞事故在胶济铁路上瞬间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组长、安监总局局长王君说,这是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据他介绍,从初步掌握情况看,北京至青岛的T195次列车严重超速,在本应限速每小时80公里的路段,实际时速居然达到每小时131公里。就此次列车相撞的原因,充分暴露一些铁路运营企业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领导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和监督管理不到位的严重问题。也反映基层安全意识薄弱,现场管理存在严重漏洞,安全生产责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对这起事故的查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表示,要在进一步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的基础上,认定事故的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重要责任和领导责任,依据有关的法律规定,严肃追究事故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事情已经发生后,铁路被有关部门迅速抢通,伤员得到尽快的救治,铁道部党组已对原济南铁路局有关领导进行免职审查。但是,这些还不足一解民愤,化民恨。铁路部门如果不痛定思痛,认真反思,切实强化安全防范,事故就难以杜绝,灾难就还会发生。
问题是无法回避的。这次事故凸现铁路部门管理深层危机。长期以来,铁路系统一直以“铁老大”自居,内部管理自成一体,封闭滞后,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督管理。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只有在春运的高峰期,因为乘车难、票难买才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除了几次提速之后,社会对铁路部门的评价并不叫好。2008年的国务院政府部门改革,公路、水路、航空、邮政共同组建交通运输部,惟独铁路单独划分,依然保持铁道部“鹤立鸡群”。长期以来,铁道部门政企不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改革的步子很小,力度不大。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随意超载、超速的行为司空见惯,见怪不怪。铁路内部员工的素质也普遍偏低,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让人难以满意。与中国移动等通讯部门相比,相距甚远。与航空运输相比,其服务水准、服务理念、管理水准、规范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已经看到,在4月29日召开的全国铁路电视电话会议上,铁道部已经行动起来,决定从现在起开展为期4个月的安全生产大反思大检查活动。全国铁路系统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查领导、查管理、查设备,查作业,并且要把管理和领导作为反思检查整改的重点。然而,蕴藏在铁道部门背后的管理深层危机得不到解决,铁道部门的麻烦还会更多。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就是给铁道部门敲响了很好的警钟。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必须天天抓、时时抓,常抓不懈。但愿铁路部门的安全警钟能够长鸣,但愿如此惨重的事故不要再次发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