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夜,一个忧伤的黑夜,长沙的上空飘着丝丝细雨,仿佛在郁闷的哭泣。
一个聪明、乐观、快乐的女孩。这一夜,朱雅琼因为短信支持率低被淘汰出局,无奈地离开了这个曾经给她欢乐与梦想的超级舞台。
这一夜,在繁华的五一路上,我将手机抛进了雨中,为了纪念这个特别让人忧伤的日子,为了雅琼。为什么要这样?在手机流行之前,在短信流行之前,举办这样的超女比赛,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短信支持就等于公平吗?是短信葬送了朱雅琼!不知道天堂里是否也有短信飞扬?
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武汉老街,一条窄窄的通道,又陡又窄的楼梯,汉口永宁巷上河街8号,朱雅琼就是在这里长大的。朱雅琼家庭环境并不好,母亲在门口摆了一个开水房,兼卖冷饮,父亲在武钢的设备维修厂里上班。经济拮据的父母,却一直是女儿音乐道路上最坚强的后盾:女儿几岁的时候显露出对音乐的兴趣,他们便四处找人拜师;上艺校时,女儿学音乐想弹钢琴,朱妈妈借钱买来了一架琴;大学毕业后,女儿为了音乐梦想,执意辞职去上海,父母也默默支持着她……。在朱爸爸眼里,雅琼是个非常懂事听话的孩子:“她从小就听话,我们把钱花到她身上心里都是舒服的。她的钱从来都不花在吃喝玩乐上。当年她读艺校的时候,我们每个月给50元生活费,她从来就没有多找我们要钱买资料,都是从生活费里省钱出来买的。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在外面买过水喝,买菜也是看到贵的就不买。她从小就懂事得让人很放心。”
出身寒门的朱雅琼,带着父母的期望不断追梦。在“超女”比赛中朱雅琼坚持原创,自信、热情、感性、偶尔脆弱。在杭州唱区结束后,雅琼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她的梦想其实很简单——唱自己的歌给你听。在这条寻梦的道路上,外表柔弱的雅琼走得比谁都坚定。朱爸爸说,自己并不在意这次“超级女声”会不会把女儿变成明星,但他希望这次经历能给女儿带来更多学习的机会:“我知道她还有很多东西想学。”其实,只要留心的人都不难看出,不论是湖南卫视还是其他一些媒体,只要提到朱雅琼似乎都将煽情点放到了她拮据的家庭背景上,似乎来自一个贫寒家庭的女孩子,来圆明星梦,更能体现“超女”的平民性。但事实上,媒体都忽略了此时朱雅琼的心情,她一次次在煽情的音乐下,将自己心里曾经的痛一再展现在公众面前,或许那一刻,她自己并不想流泪,或许正是生活让她学会了坚强、执著、珍惜和豁达。
2000年,雅琼考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修声乐专业。2003年,原本学声乐的她在大三选科时,选择了该校硕士生导师陈朝汉任教的作曲专业。在陈老师眼里,朱雅琼是个充满灵气,勇于尝试、刻苦努力的学生,雅琼的魄力和直率深深吸引了他。“我很欣赏她在作曲时,勇于打破常规的做法。她的作品即使不是很成熟,但总能给我惊喜。”在陈朝汉老师看来,“超级女声”对于朱雅琼来说是一次机会,即使没有这个机会,雅琼也许也能找到这样一个机会,不过会比这个难很多。
2004年后,朱雅琼经历了大学毕业、工作、辞职、去上海发展等一系列的人生改变。在辞掉令人艳羡的高校工作后,朱雅琼独自一人到上海打工,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她一路走来却并不是很顺利。在上海,她干得很辛苦,当然,更多的是人生的历练和收获。在“超女”舞台上,朱雅琼的创作能力得到认可,却在唱功方面受到“批评”,评委宋柯甚至不止一次地表示:朱雅琼有着许多创作歌手的通病,过于将注意力放在创作上,忽略了唱功。对此,身为朱雅琼声乐老师的朱国治认为:“这和原创有很大的关系:毕竟作品还不是完全成熟。作品不完美,自然会让唱歌的人没有自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朱老师相信,朱雅琼这个对音乐如此执著的女孩,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离开超女,我们依然关注,依然期待,期待你的尽情飞翔!衷心希望这位天使一般的音乐女孩在音乐的世界里飞得更高更远!
(贺茂峰,资深传媒人、策划专家,中国传媒第一博博主)
加载中,请稍候......